你身邊有嗎?雖然富裕,但卻沒有愛的上流不幸老人...《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你身邊有嗎?雖然富裕,但卻沒有愛的上流不幸老人...《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總的來說,上流老人雖然擁有高學歷、事業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婚姻生活不美滿、子女教育失敗,或是因為不健康而導致行動不便等因素,而驟然衍生出不幸感。
時報文化
2017/10/29
瀏覽數 16,862

作者/三浦展
▍ 雖然富裕,但卻沒有愛的上流不幸老人
以不同金融資產階層來統計人生對哪些事感到缺憾,不意外地,資產五百萬日圓以下者有高達57%的人回答「應該要多存錢、增加資產」。在「太揮霍退休金」這個選項也占了15%,與金融資產兩千萬日圓以上者有明顯差距(參照圖3-5)。

另外,從不同金融資產階層、不同幸福程度來觀察,針對金融資產兩千萬日圓以上的族群,「不幸、兩者皆非」者與「幸福」者回答人數百分比相差最多的回答是「婚姻生活不美滿」、「應該多談些戀愛」。特別是「婚姻生活」這個選項,比數為百分之三十比百分之一點六,差距懸殊(參照圖3-6)。

在「沒把孩子教好」這個回答,「不幸」者占百分之十五,而「幸福」者則僅有百分之五,對比強烈。雖有資產但並不幸福的人,大多對於戀愛、夫妻、子女等家庭層面感到有缺憾。也因此像《家人這種病》一類的書才會熱賣吧。
相對地,對於資產五百萬日圓以下的族群,「不幸、兩者皆非」者與「幸福」者回答人數百分比相差最多的答案,與資產兩千萬日圓以上的人一樣都是「婚姻生活」(參照圖3-7)。

不過,其差距為百分之十八比百分之五,與兩千萬日圓族群的百分之三十比百分之一點六相比,差距較小。這是因為對下流老人來說,比起婚姻生活,對其他事情更感到後悔。
那就是「學歷不夠好」,與婚姻生活同樣都占18%。這更像是下流老人會選的答案。
總的來說,上流老人雖然擁有高學歷、事業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婚姻生活不美滿、子女教育失敗,或是因為不健康而導致行動不便等因素,而驟然衍生出不幸感。
那麼接下來,再從基本的金融資產、婚姻狀態、家庭結構等要素來分析幸福程度。
繼續閱讀:
1. 今天日本,明天台灣?享樂過了頭,小心變成未來的「下流老人」
2. 「暫時分開如何」當孩子長大後,我重新思考婚姻是什麼?
更多《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利用共享生活創造老後幸福》的文章:

《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利用共享生活創造老後幸福》作者/三浦展
本文經時報出版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