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醫療與安樂死不同 醫師分析給你聽

安寧醫療與安樂死不同 醫師分析給你聽

台灣安寧療護適用對象,目前仍限生命末期病人,長期久病的民眾不適用,不斷有支持「安樂死」的聲音出現。不過,這只是病人覺得活著沒意思而求解脫的方式,與家屬溝通不足,又猶如醫師刻意協助自殺,與安寧療護強調的「自然善終」有很大差距,無法達到生心靈的圓滿,也非愛的真諦

元氣網

2017/12/19

瀏覽數 32,173



記者/鄧桂芬

最近84歲的前體育主播傅達仁主張安樂死而受到關注,最後因捨不得家人,決定陪家人回台繼續和病魔奮鬥。

 

生死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如何維持生命末期生活品質,達到心靈圓滿善終,更是醫療人權。「安寧緩和醫療」是世界統一的標準療法,2015年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評比報告指出,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品質排名全球第六、亞洲第一,全台安寧醫療團隊的貢獻有目共睹。

 

只是,礙於華人傳統觀念及家族式決策,仍有民眾誤認替生命末期的家人選擇安寧療護等同放棄治療,是不孝之舉。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姚建安、衛福部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翁益強指出,安寧療護不是放棄,而是積極協助病人維護生命品質,達到心靈平安。

 

例如末期病人貧血不適,若輸血只是延長沒品質的生命、增加受苦時間,醫師評估後,可改給予嗎啡及氧氣來取代輸血,提供另一種「治療」。

 

當然,照顧者要替家人選擇安寧療護,壓力非常大,但如果能先認識安寧療護的本質,尋求安寧醫療團隊的協助,相對可減輕許多壓力,達到病人、家屬、醫療三方圓滿。

 

安寧醫療團隊除了提供安寧療護,也提供家屬哀傷撫慰,盡力讓家屬把握住和病人相處的時間。當病人往生後,團隊也會提供後續慰問或舉行相關活動,伸出關懷的手,縮減家屬哀傷期。

 

簽署DNR接受安寧療護,能讓末期病人走得更有尊嚴。 記者鄧桂芬/攝影

▲ 簽署DNR接受安寧療護,能讓末期病人走得更有尊嚴。(聯合報資料照片)

 

台灣安寧療護適用對象,目前仍限生命末期病人,長期久病的民眾不適用,不斷有支持「安樂死」的聲音出現。不過,這只是病人覺得活著沒意思而求解脫的方式,與家屬溝通不足,又猶如醫師刻意協助自殺,與安寧療護強調的「自然善終」有很大差距,無法達到身心靈的圓滿,也非愛的真諦。

 

本文經元氣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別再聊安樂死了,你聽過安寧嗎?安寧是對生命「自然死亡」的尊嚴照顧


2. 吳念真:那些安寧教會我的事......

 


元氣網 
關於元氣網>>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官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index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元氣網的其他文章:

●  影響平衡感!全氣墊鞋柔軟舒適 卻不適合爸媽穿


●  老人營養不良多 醫師:最佳體重是「過胖」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元氣網

元氣網

健康資訊平台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