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輩吞嚥困難只能靠「一根管子」?梁英男:讓長者重新用嘴吃飯吧!語言治療師應回歸居家復健

    33217 人瀏覽
    中風患者在醫院有語言治療師,可以協助進行吞嚥訓練,但回到家後的居家復健,卻沒有吞嚥訓練可以選擇。您是否好奇,臺灣明明有廣大的吞嚥訓練需求,但為什麼沒有法定的吞嚥訓練服務及語言治療師的出現呢?

     

    語言治療師/梁英男

     

    家中進行鼻胃管治療的長者是否有口難言、食不下嚥?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上,享受不到吃飯皇帝大的樂趣,也享受不到跟孫子嘻嘻笑笑的天倫之樂?

     

    其實,透過語言治療師的陪伴,能讓長者拾回生命的樂趣以及生活尊嚴。不要再受到「一根管子」的影響,而限制了吃的自由;也不會因為聽跟說的障礙,限制了含飴弄孫的樂趣。


    ▍  語言治療師在居家復健中缺席,患者吞嚥困難該找誰?

     

    美國Freed、Freed、Shaw、Sechtem等學者在2001及2007年,分別預估吞嚥障礙人數,約佔總人口的5 %,那麼依此數據推測,臺灣約有 1百萬以上潛在的吞嚥障礙人口。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一百萬長者食不下嚥的困境越來越高。雖然臺灣的醫院有語言治療師,甚至是中風復健團隊的介入,而且也有完善的出院準備服務以及長照系統的服務等等。只不過,還是有許多的家屬們要面對,著插著鼻胃管回到家而無法吃東西的家人。對此,心裡的不捨及矛盾難以言喻。

     

    此時居家護理居家服務居家復健就是家屬很大的支柱。

     

    居家復健

    (圖片來源:pixabay)


    透過居家護理師協助鼻胃管灌及護理的指導、居家服務員的臨床服務、居家復健的專業指導等等,可以讓家屬了解如何用鼻胃管灌食維持營養,並避免感染,以及如何從鼻胃管灌食,復健恢復至由口進食。

     

    其中,居家護理以及居家服務的提供者,非常明確,也很容易銜接後續的服務。但居家復健,卻有尷尬的模糊地帶。因為這個服務的提供者包含了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還有語言治療師,可是語言治療師卻在這項服務中缺席了......

     

    目前在臺北市衛生局網站,能找到吞嚥訓練服務,但找不到語言治療師的名字;苗栗縣網站上找不到語言治療師,但業務手冊內卻有語言治療師的勾選項目;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宜蘭縣、基隆市的居家復健,都只找得到物理及職能治療師。

     

    找遍全國的長照中心臨床服務,只有臺北市及苗栗縣,算是比較正式地將吞嚥訓練納入長照。然而真正有看到語言治療師名字的,只有在苗栗縣的隱藏資料中現身。

     
     

    ▍  語言治療師缺席二大因素:人力不足、費用審核困難

     

    您是否很好奇,臺灣明明有廣大的吞嚥訓練需求,但為什麼沒有法定的吞嚥訓練服務及語言治療師的出現呢?

     

    長照2.0

    (圖片來源:photo AC)


    有幾個重要的因素,造就了目前的現況:

     

    1. 語言治療師人力不足,在長照1.0中缺席

     

    在過去的長照系統建置過程中,語言治療師的培訓制度尚未健全,因此人力短缺。光要維繫醫院內的服務,就很吃緊了,如果要招集語言治療師投入居家復健,人手會更加緊繃。

     

    所以語言治療師在長照1.0的人力配置上暫時缺席,加上後續雲端服務系統,是依據此人力配置所設計;所以在服務人員的選項建置上,當然就沒有語言治療師。

    這樣的結果,也造成即使
    長照2.0 實施後,已經把長照人員的管理放寬為「完成訓練認證之醫事人員」,但因為中央仍未把語言治療師新增進「長照人力」中,因此,語言治療師還是無法為中風患者提供居家復健的服務。
     


     

    2. 中央補助款受限人員編制,唯有地方補助才能給付語言治療

     

    居家復健的經費來自中央分配款,而款項的核銷會對應系統上能勾選的人員,然而就像前面提到的,此系統還沒有新增「語言治療師」的選項,導致服務費用無法核銷。

     

    即便地方語言治療師公會提出法源,希望居家復健能納入語言治療吞嚥訓練,地方承辦人員也只能有兩種處理方式:
     

    • 向中央反應:


    結果得到的回應是:「系統內還沒有此人員的配置,款項無法核銷,所以服務暫時無法提供,要等中央修訂後實施。」

     
    • 各縣市自編財源:


    就像臺北市及苗栗縣一樣。但此項處理方式必須遇到有擔當的承辦人員,或是該縣市對語言治療師的需求極大,促使地方政府願意自籌財源來提供服務,否則很難在地方第一線服務上發生。

     

    上面的困境到底該如何突破?讓中風患者在家中就能獲得應有的居家復健吞嚥訓練服務呢?

     

    中風復健
    (圖片來源:pixabay)

     


    ▍  如何讓語言治療師加入居家復健,讓中風患者擺脫「一條管子」?

     

    1.督促中央盡速將「語言治療師」納入長照人力選項

    加強對中央主管單位的溝通,希望中央主管機關能依照法源,盡速將語言治療師納入人力提供選項中,這個方法需要從三個方向合力推動,才能成功:

     
    • 全聯會代表全體語言治療師,向中央爭取加入居家復健
       
    • 地方公會與衛生局積極溝通
       
    • 確實有大量吞嚥訓練的需求提出


    2.語言治療師的意願及衛教推廣
     

    另一方面,各地的語言治療師也必須願意提供服務,同時加強對吞嚥障礙長者的衛教,才能改變大家;「只要把食物變濃稠,就可以解決吞嚥問題了。」、「語言治療師太少,沒有辦法到家裡服務。」等等,對吞嚥困難的刻板印象。

     

    只要讓更多民眾知道:「原來吞嚥困難,可以透過語言治療師的吞嚥訓練改善!」、「鼻胃管治療不一定是首選。」以及語言治療師的吞嚥訓練,與其他專業服務的不同,就能盡早讓語言治療師回到服務現場,與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居家服務員等,一起解決長者的吞嚥問題,恢復由口進食的樂趣,這才是全民之福!
     

    語言治療師

    (圖片來源:iStock)



    推薦閱讀:

    1. 語言治療師林靜欣致瓊瑤的公開信:鼻胃管≠插管破除鼻胃管9大迷思

    2. 朱為民-「醫師,幫爸爸放鼻胃管好不好,我不想看他餓死……」

     

    語言治療師|梁英男

    點此了解梁英男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