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養生食補兩原則:祛濕、養氣血

夏天來了!養生食補兩原則:祛濕、養氣血

中醫認為,暑是夏季的主氣,暑屬陽邪,容易耗氣傷津,因此夏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要注意防暑降溫、祛濕養陽,飲食方面要講究「五低」,即低脂、低鹽、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

養生小金孫

2016/06/28

瀏覽數 37,809


 
夏天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一般泛指農曆4月到6月。

 

(圖片來源:pixabay)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中醫認為,暑是夏季的主氣,暑屬陽邪,容易耗氣傷津,因此夏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要注意防暑降溫、祛濕養陽,
飲食方面要講究「五低」,即低脂、低鹽、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
 
在如此悶熱的天氣裡,每日水分攝取量應達到2000到2400毫升,此外,也可多多嘗試在炒菜時,適時加入一些嫩薑,嫩薑性溫和,吃了不易上火,也有利濕的作用。


 
以下介紹幾款夏日的食補食譜,其中也有甜湯的選擇,和坊間的手搖飲品相比,不但更省錢、更健康,還有消暑、安神、消水腫等作用。
 

《祛熱止渴》綠豆蓮子湯
(圖片來源:美食天下)
材料:綠豆50克、蓮子30克,糖少許。
 
步驟:
  1. 將綠豆、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2小時。
  2. 煮一鍋約1000C.C.的熱水,水滾後,將綠豆與蓮子放入後轉小火熬煮30分鐘,再依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糖,即可食用。
 
作用:安神、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
 

《健脾開胃補氣血》山藥薏仁粥

(圖片來源:photo AC)
材料:山藥50克、薏仁、白米各100克。
 
步驟:
  1. 將上述材料洗淨後煮粥,待米熟成糊狀即完成。
 
作用:健脾開胃、補氣血,糖尿病患者也可食用。
 

《潤肺安神》銀耳百合湯
(圖片來源:健康居)
材料:生百合75克(乾百合亦可)、乾白木耳30克、黑糖15克、紅棗少許、桂圓少許。
 
步驟:
  1. 將白木耳泡水軟化,洗淨、去掉蒂頭後切碎,以熱水汆燙備用。
  2. 將生百合剝成瓣狀洗淨,如果選用乾百合,則需先泡熱水15分鐘,再以熱水汆燙備用。
  3. 先取一鍋約2500C.C.的水,放入白木耳煮至水滾,水滾後放入白合再轉大火煮5分鐘,可依個人口味加入紅棗、桂圓,最後再加入黑糖調味即可。
 
作用: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養生小金孫

養生小金孫

愛健康。愛養生

多年醫藥線記者經驗,注重健康也關心養生,希望能將正確的健康新知,帶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