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讓人記得你的好!」

    19286 人瀏覽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有意義的人生」 作家Robert Byrne如此說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是賺了多少錢,有幾部名車,有幾棟房子?當我詢問我服務的長者他們最希望被子女記得的是什麼?最希望傳承什麼給子女?

     

    文/彭恩寧

     

    每一次的同學會,總是激盪著大家的回憶,七嘴八舌的談起過去班上發生過的經典事件,更免不了考驗大家記憶力的學號與姓名配對,最後還會從一號更新近況到最後一號。

     

    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聽到他人談起那時對你的看法與形容,過去不敢說的,等到現在說出來,反而更有一番不同感受!原來,他記憶中的我,是這個模樣!

     

     新活藝術
    (圖片來源:flicker)

     

    知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三十歲時已出版兩本經濟學的書,三十歲的他曾表示,希望後人談起他時,會記得他是歐洲最偉大的情聖、最偉大的騎師或許也是全球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過了三十年後,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與父親再次拜訪熊彼特,那時66歲的熊彼特在哈佛大學教書,並且兼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杜拉克的父親再次問熊彼特:「現在的你,會希望別人怎麼記得你?」

     

    熊彼特哈哈大笑後說道:「現在的我,希望以後別人記得的是—我是一位幫助許多學生成為一流經濟學家的老師。」

     

    他接著又說:「到了這個年齡我才漸漸體會到,能讓其他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才是真正的有所作為;這不是單單讓人記得你的著作或理論能做到的事。」

     

     新活藝術
    (圖片來源:pixabay)

     

    什麼是真正的離開和消逝?什麼又是真正的流傳和記得?在我的工作中,常會傾聽長者們分享生命故事,並協助他們透過藝術創作將故事做出來。

     

    其中有一位奶奶,在創作時畫下她珍藏數十年的的腳踏式風琴,因為她希望將這風琴致贈給音樂教室,讓風琴的悠揚琴聲在她離開後依然能繼續飄揚。而到最後,她也真的達成了這個心願。

     

    那一天,音樂教室的主任特地帶著孩子們來到了奶奶的住處,看著孩子們環繞著她演奏著樂曲表達感謝,奶奶泛著淚光,但止不住的微笑,她拉著我的手說:「能帶給別人祝福,就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ZDj6qc7v35hS4wWZFT2LPogSNi7ktmsjnYqSiZKdEL7WNgbATV2vD-XEvoyvgmKaoqBOfoR14S2hQtdROvz_Kz-KW2KmqRkJriSBKTqEIt01IXvNLggv1x6k4P15E8QDr9OdKNgoNuYrwQ0VdQ
    (圖片提供:彭恩寧)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有意義的人生」 作家Robert Byrne如此說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是賺了多少錢,有幾部名車,有幾棟房子?當我詢問我服務的長者他們最希望被子女記得的是什麼?最希望傳承什麼給子女?

     

    他們的答案常是:「我希望他們記得我的是:誠實、正直、勤奮,還有,我很愛他們!我也希望他們能把這美好的品德傳遞下去。」當你被人談起時,希望讓人想起的是什麼?而又會是透過什麼方式來想念你呢?

     

    那位捐贈風琴的奶奶,之後在看到某育幼院艱困的景況後,再次提出想要將手邊的珠寶、首飾捐給該育幼院。我陪著她,從聯繫育幼院院長,到一一整理珠寶、首飾,並取得子女們一致的支持,最後奶奶順利完成心願,把寶貝們致贈給育幼院。

     

    奶奶說,她能給的不多,但希望她所給的,能帶給這群需要的孩子們實際的幫助。

     

     藝術治療
    (圖片來源:pixabay)

     

    這些事情進行的同時,奶奶也逐步的將她的生命故事以藝術創作的方式製作完畢,並且取名叫做「思い出」(想起),她希望當晚輩想念她時,可以透過閱讀她親手製作的書來回憶,並且記著施比受更為有福,繼續把愛傳遞給需要的人。

     

    奶奶撫著她的書,滿意的笑著說:「想說的都說了,該交代的都交代了,這樣我就放心了!」

     

    當雙手攤開把擁有的美好與人分享,當生命在被好好傾聽後得到妥善的書寫與整理,那樣的滿足與快樂,是金錢無法取代的意義。切實的活出生命的價值,是將信念傳遞下去的最好方法。而手邊的紙筆,則是你是最忠實的紀錄者。

     

    藝術治療
    (圖片來源:pixabay)

     

    書寫吧!願你在沙沙的書寫聲中,看到不一樣的自己,找到前進的力量,邁向更精彩的人生階段。

     


    本文經新活藝術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完成生前預囑,我的心情豁然開朗,生活的意義在於能夠享受生命」

     

    2. 你擁有無悔人生嗎?永遠只能拖地而行的人,卻過得比「一般人」更富足  -居服員麥子

     

    關於作者|彭恩寧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4d5dKSS02oDmFiy1_neUwA6-k4xC4Ww1d9PqZAjI7j3sXcZenLI9a5MV0oA9ASXews9Yt8bhX58W1vtq4IxXWSabtQH1rZi-nTGLYQA5KEwEUA9MedaBvgviqSJELXF70iJZHtIo

    點此了解彭恩寧>>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