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人數年年創新高 注意!可能是塑膠製品惹禍

乳癌人數年年創新高 注意!可能是塑膠製品惹禍

據研究資料顯示,台灣乳癌病患比歐美國家年齡層低,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提到,若時常使用塑膠製品、美耐皿裝盛熱食,恐怕會食用到環境賀爾蒙,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幸福熟齡

2018/06/26

瀏覽數 37,737


 

文/廖元鈴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奪下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首位,年增人數逐漸攀升,預期將突破1萬5千人大關。

其中發現台灣乳癌患者出現年齡層下降的趨勢,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沈陳石銘醫師解釋,國健署推動四癌篩檢多年,目前篩檢出有乳癌的病患,多為早期,他也特別提到,乳癌初期多未有明顯表徵,多數患者都是透過乳房X光攝影,並搭配乳房超音波才檢測出來的。

乳癌主要好發族群,目前醫界認為是與基因相關,因此多會建議有家族病史的40歲女性,應主動接受乳癌篩檢。但沈陳石銘強調,「環境賀爾蒙」是增加乳癌發生的加乘因素。

 

 

▍ 環境賀爾蒙這樣來的:外帶熱食的塑膠袋、美耐皿
 

曾令民醫師表示,若想避免增加發生乳癌的機會,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平時的飲食餐具開始檢視起,像是外食族為求方便,多會使用塑膠袋、美耐皿裝盛熱食,或是使用到遇熱會釋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的杯蓋,這些往往就是增加罹患乳癌的「環境賀爾蒙」。
 

外食
(圖片來源:istock)


除了預防之外,若是已篩檢出有乳癌的患者,也必須當心環境賀爾蒙的攝取,以免影響治療的療程。

曾令民醫師也提到,目前第一線治療除了賀爾蒙治療與化療的選擇之外,現在還有一新選擇,即為口服CDK4/6抑制劑。

不像賀爾蒙治療會有治療效果差、或是化療易出現副作用等問題,可大幅延緩乳癌惡化的時間至25個月,超過5成機率可縮小腫瘤,並且臨床顯示此新藥對亞洲人的效果佳。

但曾令民表示,該新藥會容易出現白血球低下、噁心、疲勞的副作用,建議用藥後15天應抽血檢驗白血球數量與肝功能;另外此藥物的用費高昂,光一個月就可能需花費11、12萬。

 


 

▍ 預防乳癌  先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

 

除了要盡量避免環境賀爾蒙的攝取外,沈陳石銘醫師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都應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超音波與乳房X光攝影,趁早發現、趁早治療。

同時,最好能讓身體擁有防護作用的方式,就是適當運動、飲食均衡,以拒絕癌症上身。

 

運動習慣

(圖片來源:photoAC)

 

本文經幸福熟齡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免費篩檢】我不要得癌症!政府的四大癌症免費篩檢
 

2. 「很幸運,我得的是乳癌。」生病還能帶來禮物?聽退休醫師劉秀枝怎麼說

 


幸福熟齡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d0NfsZogP-7O4EBycK_c7IC2Zjt5Uln6YVayadfHfep-2c9PNhGGttBMoG-MxmoYejUZ-Xyi222LPW3ACqjlSvgptE9PZMolUgpT5gz2SDNieB2x2dBUSRNryANMrD3rFKvnNuzn
點此了解幸福熟齡>>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幸福熟齡」是《今周刊》旗下的數位品牌,為所有關心長照安養、健康樂活、熟齡人生的網友,提供優質的專題報導和名人專訪。 網站更建置「長照機構搜尋」平台,蒐集完整詳細的資訊,輕鬆就能找到最適合使用者的機構!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對熟齡朋友而言,一趟全新的生命旅途即將展開,眼前還有許多課題需要學習,我們期盼「幸福熟齡」能夠帶領社會、熟齡族群邁向幸福!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