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復健這樣做:不要過病人的生活,從做家事開始-《癌症復健跟著做》

    12067 人瀏覽
    其實癌友的生活當中,應該還是要維持一定的家事活動,就像我說的,這些活動既是生活更是復健,讓癌友不要完全依賴別人,可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方式,況且把復健中所學的動作實際用在生活中才是復健真正的目的呀!

    文/王柏堯

    許多癌友做了非常多努力,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像一個病人,我非常佩服與欣賞這樣的做法,因為這樣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元氣,也更能夠回歸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大部分癌友會從外觀下手,假髮、帽子、化妝、義乳、義肢等等,但對於外觀沒有太多改變的癌友來說,從做家事開始做起,不妨是一個好方法。

    在臨床工作上,
    治療師也會鼓勵癌友們盡量能夠自主活動,不要過度仰賴照顧者,當然,這中間要教導他們分辨什麼是可以自己做到的,而什麼是需要請求協助的。盡可能回到患病前的狀態,不僅是減少照顧者的負擔,也使癌友的心境更為踏實,擺脫被疾病限制的陰霾



    我服務過一個腦癌者——阿彥叔,他是一個很居家的人,生病前過著退休生活,他習慣每天早上幫家人準備早餐,十分愜意。有天他發覺視野的右下角有個黑影,因此來醫院就診,經過一連串的檢查,終於在腦部發現一顆腫瘤。醫師建議安排手術處理掉,後續再評估,手術還算成功,阿彥叔很快就恢復了,但唯一的後遺症就是手術後的下肢無力,站立、走路功能受到影響。

    手術後,他待在家裡一個多月,沒做什麼事情,應該說家人也不讓他做,直到他來復健之後,每天辛苦的自主訓練與定期的
    復健,讓他可以撐著拐杖走路。
     
    復健
    (圖片來源:pixta)

    阿彥叔說他永遠忘不了他每天坐在家裡沙發上發呆的日子,感覺世界已經與他徹底脫節了。我建議他既然可以走得穩,身體控制能力也不錯,何不做點家事呢?
     
    阿彥叔一臉震驚,訝異我怎麼會說出這種話,他一直覺得他是病人,許多事情根本不用做了,因為大家出自於關心,會幫他做完或者不讓他去嘗試。

    但我仍要他每天一定要做一件家事,
    既是復健也是生活,後來他跟我說他原本習慣每天幫家人準備早餐,但現在都是太太處理了,於是我又建議他不如幫忙擺碗筷就好。他想想認為是個好主意,就欣然接受了。

    過了幾個禮拜,阿彥叔在復健時跟我說,他擺了好幾個禮拜的盤子,現在太太願意讓他幫忙煎蛋了,我稱讚他那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接著,又過了幾個月後,阿彥叔笑著跟我說:「我要畢業了,之後會在家裡自我復健。」聽著阿彥叔說的這段話,我也開心的回了他「畢業快樂」。

    我想阿彥叔慢慢找到人生中的樂趣,從生活瑣事中,感受過去生活的感覺。為此,他藉著復健強化自己的力量,並勇敢嘗試。我們從阿彥叔身上知道能夠完成一件家事,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富足肯定非常驚人,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件家事,而是對生活的掌握
     
    復健
    (圖片來源:pexels)

    從這個經驗告訴我們,其實癌友的生活當中,應該還是要維持一定的家事活動,就像我說的,這些活動既是生活更是復健,讓癌友不要完全依賴別人,可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方式,況且把復健中所學的動作實際用在生活中才是復健真正的目的呀!

    至於做什麼家事比較適合,我建議可以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家事,像是擺碗筷、擦桌子、摺衣服、澆花等都很適合,當然還是要依照癌友本身的興趣會比較恰當。

    不過要留意,如果是在
    (一)化療後的幾天(二)手上有傷口時(三)當天十分疲勞(四)這項家務比較需要出很大的力氣等四種情況下,則應該先休息並請人代勞比較恰當。




    繼續閱讀:
     
    1. 【中風照顧】在家聰明做復健
     
    2.
    動手做菜就是最好的復健, 成大斗六分院「單手廚房」讓中風患者越煮越健康(內附單手料理影片)

     

    更多《癌症復健跟著做》的文章:
           


    《癌症復健跟著做》作者/王柏堯
    本文經原水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