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健這樣做:不要過病人的生活,從做家事開始-《癌症復健跟著做》

癌症復健這樣做:不要過病人的生活,從做家事開始-《癌症復健跟著做》

其實癌友的生活當中,應該還是要維持一定的家事活動,就像我說的,這些活動既是生活更是復健,讓癌友不要完全依賴別人,可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方式,況且把復健中所學的動作實際用在生活中才是復健真正的目的呀!

原水文化

2018/08/19

瀏覽數 13,056



文/王柏堯

許多癌友做了非常多努力,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像一個病人,我非常佩服與欣賞這樣的做法,因為這樣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元氣,也更能夠回歸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大部分癌友會從外觀下手,假髮、帽子、化妝、義乳、義肢等等,但對於外觀沒有太多改變的癌友來說,從做家事開始做起,不妨是一個好方法。

在臨床工作上,
治療師也會鼓勵癌友們盡量能夠自主活動,不要過度仰賴照顧者,當然,這中間要教導他們分辨什麼是可以自己做到的,而什麼是需要請求協助的。盡可能回到患病前的狀態,不僅是減少照顧者的負擔,也使癌友的心境更為踏實,擺脫被疾病限制的陰霾



我服務過一個腦癌者——阿彥叔,他是一個很居家的人,生病前過著退休生活,他習慣每天早上幫家人準備早餐,十分愜意。有天他發覺視野的右下角有個黑影,因此來醫院就診,經過一連串的檢查,終於在腦部發現一顆腫瘤。醫師建議安排手術處理掉,後續再評估,手術還算成功,阿彥叔很快就恢復了,但唯一的後遺症就是手術後的下肢無力,站立、走路功能受到影響。

手術後,他待在家裡一個多月,沒做什麼事情,應該說家人也不讓他做,直到他來復健之後,每天辛苦的自主訓練與定期的
復健,讓他可以撐著拐杖走路。
 
復健
(圖片來源:pixta)

阿彥叔說他永遠忘不了他每天坐在家裡沙發上發呆的日子,感覺世界已經與他徹底脫節了。我建議他既然可以走得穩,身體控制能力也不錯,何不做點家事呢?
 
阿彥叔一臉震驚,訝異我怎麼會說出這種話,他一直覺得他是病人,許多事情根本不用做了,因為大家出自於關心,會幫他做完或者不讓他去嘗試。

但我仍要他每天一定要做一件家事,
既是復健也是生活,後來他跟我說他原本習慣每天幫家人準備早餐,但現在都是太太處理了,於是我又建議他不如幫忙擺碗筷就好。他想想認為是個好主意,就欣然接受了。

過了幾個禮拜,阿彥叔在復健時跟我說,他擺了好幾個禮拜的盤子,現在太太願意讓他幫忙煎蛋了,我稱讚他那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接著,又過了幾個月後,阿彥叔笑著跟我說:「我要畢業了,之後會在家裡自我復健。」聽著阿彥叔說的這段話,我也開心的回了他「畢業快樂」。

我想阿彥叔慢慢找到人生中的樂趣,從生活瑣事中,感受過去生活的感覺。為此,他藉著復健強化自己的力量,並勇敢嘗試。我們從阿彥叔身上知道能夠完成一件家事,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富足肯定非常驚人,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件家事,而是對生活的掌握
 
復健
(圖片來源:pexels)

從這個經驗告訴我們,其實癌友的生活當中,應該還是要維持一定的家事活動,就像我說的,這些活動既是生活更是復健,讓癌友不要完全依賴別人,可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方式,況且把復健中所學的動作實際用在生活中才是復健真正的目的呀!

至於做什麼家事比較適合,我建議可以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家事,像是擺碗筷、擦桌子、摺衣服、澆花等都很適合,當然還是要依照癌友本身的興趣會比較恰當。

不過要留意,如果是在
(一)化療後的幾天(二)手上有傷口時(三)當天十分疲勞(四)這項家務比較需要出很大的力氣等四種情況下,則應該先休息並請人代勞比較恰當。




繼續閱讀:
 
1. 【中風照顧】在家聰明做復健
 
2.
動手做菜就是最好的復健, 成大斗六分院「單手廚房」讓中風患者越煮越健康(內附單手料理影片)

 

更多《癌症復健跟著做》的文章:
       


《癌症復健跟著做》作者/王柏堯
本文經原水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原水文化

原水文化

出版媒體

人生對自己最大的承諾就是擁有健康美好生活, 城邦「原水文化出版」以其長期在保健領域耕耘的精神, 與您一起攜手相伴美好熟齡生活。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