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國鳳專欄】102歲老爸,要把75歲兒子送進養老院?有笑有淚的百歲人生智慧

    82708 人瀏覽
    達特利爺爺是希望兒子能因此感受到,人生其實充滿著各種美好,大自然的珍賜,就是其中一種。即使已經進入暮年,也要懂得享受生命,而不是擔憂生命。

    前一陣子,聽到幾則老人被送去養老院的故事。第一位是家母的老鄰居,獨居時在浴室昏倒,出院後立刻被三個兒女聯手送去養老院。第二位是外子的長輩,中風後不願意積極復健,唯一的兒子與兒媳都要上班,只好把老父親送進養護機構。
     
    「被兒女送去養老院」,是不少老人心中的恐懼,這些故事的過程與結局,總是充滿著悲情。但是2018年有一部印度電影,卻是102歲的老爸,要送75歲的兒子去養老院,還被歸類為「喜劇片」,這讓我產生無限好奇。
     
    電影裡有三位主要人物:102歲的達特利爺爺、75歲的巴布爸爸,還有移民美國的中年孫子阿莫。
     
    有一天,達特利爺爺跟兒子宣告,他想要打破最老男性人瑞的118歲金氏世界紀錄,這表示達特利爺爺必須再活上16年,但兒子巴布是他實現夢想的最大障礙。
     
    人瑞
    (圖片來源:IMDb)
     
    因為兒子整天死氣沉沉,達特利爺爺認為,這種老人對自己健康的危害,遠甚過煙草,如果想要打破長壽世界紀錄,就要遠離這樣的人,所以達特利爺爺要把同住的兒子送進養老院。
     
    其實與百歲老爸相較,兒子巴布不能言老,但是巴布與很多老人心態相同,認為75歲就已經很老了,巴布經常說:「不服老不行啊」。
     
    因此巴布的日子過得戰戰兢兢,生怕稍不留意,生命就會面臨危險。譬如洗澡時要放一個鬧鐘,提醒自己絕不能超過十五分鐘,「因為那樣會感冒的」。
     
    還有巴布絕不在外面過夜,因為臥室的擺設稍有點更動,他就會一夜難眠。跟緊張又保守的兒子相較,這位百歲老爸,卻是百無禁忌、人老心不老。
     
    他天天充滿正能量,不管是出門坐車、還是公園散步,總能把遇到的人,逗得開懷大笑。他會吹薩克斯,也會踢足球。當一顆足球滾到他腳邊時,他能一邊拄著拐杖、一邊大腳一踢,讓一群少年球員既驚奇又佩服。
     
    人瑞
    (圖片來源:IMDb)
     
    達特利爺爺認為,比自己年輕三十歲的兒子,已經鑽進一個「正在等死、卻又怕死的死胡同裡」。因此達特利爺爺威脅兒子說:「我會是世上第一個送兒子去養老院的老爸」。
     
    如果巴布不想去養老院,就必須完成達特利爺爺提出的多項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給去世的妻子寫情書
     
    達特利爺爺是希望巴布能在寫情書的過程中,不只是喚起與妻子相處時的珍貴回憶,更重要的是,要能在信中寫出那些妻子生前來不及聽到的情話。
     
    我想,達特利爺爺是想藉此傳達出,
    一個圓滿的生命,應該要能及時的說出:「對不起」、「謝謝」、「我愛你」這三句最重要的話語吧。
     

    ▍第2個任務是不要再找醫生了
     
    因為巴布一有點腰酸背痛,就緊張兮兮地找醫生,生活裡總是充滿著無限擔憂。這讓我想起,每次陪老媽去回診時,也經常聽到診間裡的老人,不斷的跟醫生訴說身上這裡、那裡的各種不舒服的「症頭」,醫生卻只是含笑聆聽而已。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
    自癒力」的文章,已經活到百歲的達特利爺爺,或許就是要兒子理解,人體退化的過程中,最好的醫生其實是自己。與其動不動就找醫生訴苦,更應該努力調整長年累積下來的不良習慣。
     


    ▍第3個任務是把最愛的毛毯剪幾個洞
     
    我們不時聽到,有些兒童會離不開吸了很久的奶嘴、或是抱了很久的布偶。但老巴布竟然是離不開一條從小陪伴至今的毯子,沒有這條喀什米爾毛毯,他就無法入睡。
     

     
    但是達特利爺爺認為,人變老的第一個特徵,「就是開始在舊事物裡尋找安全感」。他要兒子在毯子上剪出三個鴨子的形狀,目的是要兒子勇敢的「斷捨離」。
     
    其實我們跟巴布一樣,也有很多長年的倚賴,借用一位爭議牧師的「經典語錄」,當我們斷開「慣性」的鎖鏈、斷開「倚賴」的魂結時,才有機會找回人生原本的自由。
     


    ▍第4個任務是重遊孟買
     
    達特利爺爺要兒子重遊一些舊地,譬如兒時常去的一座公園,那裡有一架可以鑽進去坐的飛機模型,達特利爺爺要兒子回想起童年時的夢想與天真,在這裡、巴布終於重新感受到兒時才有的單純快樂,也露出長大後就不再有的笑容。
     


    ▍第5個任務是讓君子蘭在半個月裡開花
     
    達特利爺爺甚至哄兒子說,只要對著君子蘭唱歌,就可以讓它很快開花。當兒子深情開唱後,沒想到奇蹟發生,君子蘭真的燦然綻放,其實是老父親偷偷掉包。
     
    達特利爺爺是希望兒子能因此感受到,
    人生其實充滿著各種美好,大自然的珍賜,就是其中一種。即使已經進入暮年,也要懂得享受生命,而不是擔憂生命。
     
    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photoAC)
     

    ▍第6個任務是把不肖孫逐出家門
     
    阿莫是巴布唯一的兒子,巴布一直捧在手掌心,達特利爺爺卻要求巴布,「當你那個一無是處、忘恩負義的兒子回來時,把他趕出去」。這是達特利給巴布的最後一項任務,也是最難的一項任務。
     
    原來巴布曾經傾其所有的把阿莫送去美國念書,阿莫在美國定居三十年,卻從未返鄉探視,甚至連母親過世也不例外,阿莫頂多半年「施捨」給父親一通問候電話。
     
    阿莫連在美國娶妻生子,也未邀請父親出席,兒子總是在電話中說,「希望您能理解」,而巴布也總是委屈往肚裡吞。
     
    所以當達特利爺爺公布最後一項任務時,巴布大聲抗議,「那是我兒子,你不能把他當任務」。巴布認為老爸是在挑撥他與兒子間的感情,甚至要與達特利對簿公堂。
     
    達特利爺爺為了證明,阿莫根本不值得愛,故意打電話到美國,慣例是無人接聽。但是當阿莫一聽到答錄機中的留言,「回來談談房子的事吧」,果然立刻回電,還火速訂下歸鄉日期。
     

     
    達特利爺爺提醒巴布:「母親的告別式通知,提前28天通知他,還嫌時間不夠,無法返國。一聽到要分家產,卻能立馬趕回來」。
     
    達特利爺爺警告巴布:「他會再度把你變成乞丐」、「他是你的『
    白內障』,只會蒙蔽你的雙眼」。達特利爺爺還講了一句最經典的台詞,「我不會讓你的兒子,毀了我的兒子」。
     
    達特利爺爺最後拿出一份醫生診斷報告,原來達特利爺爺已經腦癌末期,他給巴布出的一堆難題,並不是為了追求自己的長壽夢想,也不是真的要把兒子趕到養老院,而是要用生命最後的幾個月,透過這些任務的安排,幫巴布找回自己、懂得愛自己。
     
    巴布至此才幡然醒悟,他最需要斷開的「生命鎖鏈」,其實就是自己的不肖子。觀眾至此也才理解,只有完成前面的任務,巴布也才有足夠的勇氣與智慧,去完成最後、也是最艱難的任務。
     
    長壽
    (圖片來源:pixabay)
     
    當巴布終於下定決心,在機場怒斥阿莫,「我讓你滾蛋,走」。我想應該有不少的長輩觀眾,從相似的情緒勒索中獲得解脫。同時也有不少為人兒女的觀眾,體會到父母沒說出口的愛。
     
    這部有笑有淚的印度片,可惜目前臺灣只有發行DVD,期待未來能在院線欣賞到,達特利爺爺傳達給世人最重要的一項理念:「人活著的時候,就要好好活著」。
     


     
    【看影片】老爸102歲預告
     
     
    *小檔案
    • 電影原名為《102 Not Out》
    • 中國大陸院線上檔時片名為《老爸102歲》
    • 臺灣DVD片名為《102歲破紀錄》
     

    繼續閱讀:
     
    1.
    讓大腦保持年輕不失智的關鍵:接受新事物、保持好奇心
     
    2.
    周潤發:我還年輕,要多做一點事!


     
    專欄作家|朱國鳳

    點此了解朱國鳳>>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