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因檢測技術 全方位照護腸道健康

    7596 人瀏覽
    王輝明副部長補充,大腸癌雖被喻為台灣國病,但非為絕症,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不二法則,目前早期大腸癌患者且接受妥善的治療,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文/健康醫療網記者 陳佳慧

    資深藝人賀一航近期因大腸癌病逝,再度引發社會大眾對於大腸癌的關注,大腸癌發生率已常年蟬聯全國十大癌症之冠,其發病時程短,病情不易察覺,常被民眾忽略,加上國人普遍篩檢意識不足,易延誤就診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是國人不可輕忽的病症。


    ▍腸癌患者年輕化 外食易提高致癌機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罹患大腸癌大多數與日常飲食及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加上現在外食主義當道,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在蔬果量攝取較少且沒有規律運動的情況下,經常食用高熱量炸物、燒烤,易誘發致癌因素。

    王副部長進一步指出,大腸癌並非絕症也不難預防,民眾應定期篩檢,如發現異狀應積極就醫接受治療,建議高風險族群,40歲開始做腸癌篩檢,每年做一次例行檢測,並注意日常飲食習慣,一般風險者,50歲就直接做一次大腸鏡,若正常可隔5年再做一次,如此雙管齊下可有效降低大腸癌發生。



    ▍腸癌、痔瘡傻傻分不清 恐錯過治療黃金期

    所幸,政府近年來持續在各大醫院推動腸癌篩檢服務,提高民眾的篩檢意識。透過糞便潛血反應測試、大腸鏡檢查等篩檢,協助患者及早發現與治療。

    不過,據統計指出,卻有近四成使用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的患者,自認為出血的狀況是痔瘡引起,或由於各種原因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的意願低,導致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新式糞便基因檢測 精準篩檢揪癌蹤

    針對大腸癌篩檢,目前有基因科技業者引進美國FDA通過之「新型糞便基因檢測」同性質技術,並針對台灣本土特性加以驗證及研發,不僅操作簡單、可自行在家中進行採樣,提高篩檢便利性和安全性,該基因公司執行長吳夢楚表示,此新式非侵入式檢測法,民眾檢測前無需任何飲食限制,和冗長的腸道準備步驟,提供國人全新的篩檢選擇。

    此外,新式基因檢測可以補足傳統糞便潛血反應測試不足的缺陷,不受其他出血反應干擾,準確度可達九成,希望能藉此提供國人更有效簡便的大腸癌篩檢方式。



    ▍腸癌初期無病狀 定期篩檢保健康

    王輝明副部長補充,大腸癌雖被喻為台灣國病,但非為絕症,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不二法則,目前早期大腸癌患者且接受妥善的治療,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基因公司執行長吳夢楚對此呼籲,不論是糞便潛血、大腸鏡或是糞便基因檢測,都應視自身狀況,在醫師的建議下使用,才能讓檢測更全面,一旦檢測有異狀時,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諮詢與治療,想要有效遠離腸癌,就從定期篩檢開始。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健康醫療網LINE@ ID:@healthnews


    繼續閱讀:
     
    1. 用發酵食品調整腸道環境,增強免疫力-《不生病的關鍵祕密:酵素》
     
    2.
    台灣人的腸道已不堪虐待!預防腸道致癌之道-《身體不健康,腸漏先知道》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