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照顧「鬆綁」 讓安養院不再可怕
44177 人瀏覽 -
-
-
2016/10/11
作者 非常木蘭 -
-
-
-
-
-
文/田寧萌
零約束自立支援照顧,還給長輩有尊嚴、不被綑綁的樂齡生活。
因為尿失禁清理困難,所以得穿尿布;為了避免跌倒,被約束帶綁在輪椅上、被迫長期臥床,不能站立,只能被動地接受餵食、等人來清理排泄物。當我們老了,只能這樣活著嗎?
還給長輩有尊嚴、不被綑綁的生活,財團法人雲林同仁仁愛之家率國內之先推出「零約束自立支援照顧」服務。26 歲的張令妮,恰巧在新舊制度交替之際,成為照顧服務員。她說,實施之初有些年資較長的同事難以適應,撐過去後,看到老人家自理與活動能力日益進步,是最大的成就感。(你也會想看:KBG84 平均年齡84歲的偶像團體)
▲透過各種訓練陪伴長輩恢復自理與活動能力,是張令妮(右)熱愛的工作。攝影 / 黃士航
▓ 不當工程師 7 年級生把照顧長輩當志業
一頭短髮、身材清瘦的她,在同仁仁愛之家 3 年多,去年升任院內「林內町」區長,負責照顧町內28位老人家。剛開始擔任照顧員時,阿嬤都誤以為她是小男生,害羞地不敢讓她幫忙洗澡;到現在,還有阿嬤把她當作自己的寶貝孫子,每次看到她就「阿宏、阿宏」叫不停。
大學念的是電子工程學系,升大四那年暑假,她受曾擔任醫師助理的父親影響,報名照顧服務員訓練課程,上課、實習地點就在同仁仁愛之家;後來又參加紅十字會的急救訓練課程,因為:「多學習一些技能,有需要時能夠幫助老人家!」畢業後在家人支持下,選擇成為旁人眼中相當辛苦的照護服務員,她不以為苦,還將照顧長輩當作終身職志,要一直做下去。(你也會想看:行動藥師送藥到家 為長輩念家書)
「老人很忙!」林內町的老人家們可不是睜眼、閉眼,等著一天過一年,每天都行程滿滿。公佈欄有每週活動表,晨起沐浴、種菜、散步後,進行手部保齡球、乒乓球、套圈圈等運動;下午學習摺衣服、或來場記憶大考驗;依據每位長輩的身體狀況,還會另安排站立、學步車練習等課程。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定時給水、定時排泄,讓他們達到自立支援照顧中的重要目標—零尿布。
零尿布、零臥床、零約束,自立支援照顧的三大主張,卻不易實行。張令妮指出,長輩本身的配合也很重要。有位去年住進院內的阿嬤,經常因為插尿管引起尿道感染就醫。他們讓阿嬤穿彈力褲墊小尿布,希望能逐漸擺脫尿布束縛。但是阿嬤不太在乎包尿布的不便,讓訓練時間一再拉長,直到近日才能自行如廁。
▓ 自立吃飯如廁 為老人找回尊嚴
從實習到工作都在同仁仁愛之家,張令妮一直以為自立支援照顧的精神與模式放諸四海而皆準,沒想到日前到彰化一養護中心參訪,看到照護員站著餵飯,不注意老人家姿勢,讓她驚訝不已。想起曾有家屬提過,長輩在其他安養院遭到約束等不人道對待,才會轉介到此處;親眼見識後,才體認真的存在「不一樣」的對待方式。(你也會想看:有雞陪伴 為老人重拾黃昏樂)
同仁仁愛之家的照顧員每天都會帶著長輩站立、上下床,上廁所時,如果長輩腳無力、無法支撐,就透過攙扶或使用輔具協助支撐,絕不能讓他們習慣臥床、包尿布;吃飯時,也會協助坐到餐椅上、靠著餐桌好好吃飯,若腳碰不到地,就用小板凳墊著。
「靠自己的力量好好享用一餐,對於維持長者的基本尊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也會想看:讓老人 Eatwell 姚彥慈設計創意餐具)
林內町的老人家來自全國各地,有位從台北來的上海奶奶,操著一口標準普通話,卻愛在交誼廳和同伴一起看八點檔連續劇,奶奶說:「看字幕就好啊!」跟長輩溝通,練就張令妮隨時切換國、台語不同頻道的絕活,她總是靠在爺爺奶奶耳邊,不厭其煩、一次次解說。
她說,照顧長輩最困難的不是為他們洗澡、清洗大小便,而是每回要休假時,長輩依依不捨的看著她,一直提醒:「妳要趕快回來喔!」總是讓她心酸又不捨。
▲跟聽力不好的長輩說話,張令妮不會大吼大叫,而是靠近耳邊,不厭其煩地重複。
這些老人家,也是我們的未來縮影。根據內政部統計推估,2025 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 5 人中,就有一人 65 歲以上。但我們身邊也有像張令妮這樣細心照料的長期照顧服務員嗎?
▓ 重視被照顧者的需求 才能提供良好服務
長期照顧是提供給因身體或心智失能的個人,具多元性、持續性的健康或社會服務。行政院於 2007 年核定「長期照顧 10 年計畫」、2015 年通過「長照服務網及長照服務法」,2016 年衛生福利部擬定「長照 10 年 2.0 計畫」。
長照 1.0 計畫面臨預算、照顧服務人力不足,以及機構照顧品質歧異等問題;長照 2.0 希望提升失能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且更注重預防保健、減緩失能。
但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林金立直言,如果對「照顧」的價值沒有清楚的認知,繼續推長照 3.0、4.0,還是不會進步,這是台灣長照制度的最大癥結。
自立支援照顧和傳統照顧最大的不同,是傳統照顧只考慮到照顧者的方便性,而沒有去思考被照顧者需要的是什麼?若自己成為被照顧者,應該沒人願意被綑綁、不能站、終日包尿布。
台灣就像 30 年前的日本,正在經歷「照顧黑暗期」,然後人們才會體認到什麼是真正的「照顧」。
▲長照產業需要更多像張令妮(左二)這樣有熱情的年輕人才投入,才能翻新觀念、更有活力。
本文經非常木蘭同意後轉載,更多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原文請點我
◆非常木蘭
非常木蘭是支持女人圓夢的社會企業,扮演 Empower 角色,陪伴妳實現自我、活出態度與魅力。
非常木蘭聚焦展現社會創新中的女力參與,分享女性參與社會的各種故事,扮演「女力媒合」的推手,讓女力被世界看見。
還給長輩有尊嚴、不被綑綁的生活,財團法人雲林同仁仁愛之家率國內之先推出「零約束自立支援照顧」服務。26 歲的張令妮,恰巧在新舊制度交替之際,成為照顧服務員。她說,實施之初有些年資較長的同事難以適應,撐過去後,看到老人家自理與活動能力日益進步,是最大的成就感。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