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友可以運動嗎?如何避免低血糖?醫揭「1類人」嚴重恐脫水

    2437 人瀏覽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帶來許多好處,像是幫助身體有效利用胰島素,使血糖降低,又可減少體脂肪,降低血壓、強化心肺功能等,因此規律運動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反之,若運動方式不正確,可能引起運動傷害,更嚴重甚至可能危害到生命安全。對此,復健科醫師建議,糖尿病友應養成運動前後量測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若出現症狀也要盡速就醫。

    文/曾心盈


    ▍糖尿病友運動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邱湣淇指出,運動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阻抗性,使肌肉利用周邊血糖,進而達到降低及控制血糖的效果;相對的,若空腹運動、劇烈運動卻可能造成「低血糖風險」。

    低血糖除了容易發生在運動期間、運動剛結束時,運動後長達12小時皆可能會發生,因此患有
    糖尿病的患者須特別注意,運動前後是否有出現以下症狀:


    。顫抖
    。無力
    。冒冷汗
    。焦躁
    。手及嘴部麻刺感
    。飢餓感等低血糖症狀


    邱湣淇指出,糖尿病患者若運動前後,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刻停止運動,並進食補充糖分;若出現更嚴重的低血糖症狀,如頭痛、視覺模糊、心智遲鈍、混亂、健忘、抽筋及昏迷,則應盡速就醫,才能避免後患。





    ▍如何避免運動時低血糖的發生

    面對上述狀況,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避免低血糖風險呢?邱湣淇建議,為避免運動時低血糖的發生,在運動前、中、後皆應測量血糖,並調整飲食和降血糖之藥物劑量。運動前的血糖最好落90~250毫克/每毫升,若血糖低於70毫克/每毫升則不宜運動。

    另外,有施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需根據運動時間調整注射時間、注射劑量及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如果預計在胰島素作用達到高峰時運動(通常在施打後2~3小時內),則須減少速效或短效胰島素的劑量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邱湣淇建議,病友運動時最好能有同伴相伴,並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手機、葡萄糖錠,或其他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補充品以利隨時補充血糖,以下為建議攜伴的族群:



    。長時間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者
    。最近曾低血糖過的人
    。因運動導致腎上腺素或其他荷爾蒙反應不良
    。老年人
    。低血糖卻沒有症狀的人


    ▍病友須監控血糖、補充水分

    邱湣淇表示,上述提及到的第一型糖尿病友,除了運動時可能會有低血糖風險外,還可能會出現高血糖的症狀,伴隨多尿、無力、疲累、口渴、呼吸有酮酸氣味等現象;而高血糖引起的多尿還可能導致脫水,造成體溫調節異常、血糖更升高,因此此類病友運動期間也應嚴格監控血糖及補充適量水分。

    邱湣淇補充,
    有視網膜病變的病友應避免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或其他會造成血壓過度上升的活動如跳躍、撞擊、頭下腳上及憋氣,以防玻璃體出血之情形

    有周邊神經病的病友因感覺異常,運動時需保持足部乾燥,使用氣墊、矽膠鞋墊或穿襪子,並每天檢查足部避免足部產生水泡、潰瘍甚至截肢的問題。

    糖尿病友應養成運動前後量測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適時補充水份及碳水化合物,平常也要根據自身狀況調整運動強度,有良好運動習慣才能避免傷害,為運動帶來最大好處,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盡快諮詢醫師,避免延誤病情。


     
     
    原文經優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打胰島素會破壞腎功能?破除三迷思,重新認識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夥伴
     

    2. 糖尿病友容易有低血糖?醫師教你認識低血糖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