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出現年齡下降趨勢 預防措施刻不容緩

肌少症出現年齡下降趨勢 預防措施刻不容緩

肌少症可能對個人造成多種不良影響,包括肌肉無力、體力下降、運動能力減退、姿勢改變、肌肉萎縮以及增加跌倒風險。然而,透過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避免或減緩肌少症的發展。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7/25

瀏覽數 7,171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近年來,肌少症開始影響更年輕的人群,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研究顯示,40歲後,人體肌肉開始逐漸減少,而腿部肌肉在30歲之後就開始流失。

肌少症可能對個人造成多種不良影響,包括肌肉無力體力下降、運動能力減退、姿勢改變、肌肉萎縮以及增加跌倒風險。然而,透過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避免或減緩肌少症的發展。


▍肌少症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 肌肉無力

感受到肌肉無力,或難以完成爬樓梯或提重物等日常需求,生活品質受到影響。


✔ 體力衰退

肌肉力量減少,會導致日常活動變得吃力,長距離行走、長時間站立會感到困難。


✔ 運動能力下降

肌少症可能導致無法長時間行走、跑步或參加其他體能活動。


✔ 姿勢改變

肌肉減少可能導致身體姿勢出現改變,例如背部彎曲、肩膀因肌肉拉扯而前傾等,也會引發痠痛等問題。


✔ 肌肉萎縮

肌肉看起來變得薄弱或凹陷。


✔ 增加跌倒風險

肌肉減少將會影響身體平衡和協調,導致失去平衡、跌倒和受傷的風險增加。

▍如何避免肌少症?


✔ 確保攝取充足蛋白質、維生素D和鈣

蛋白質是肌肉組織的基本構成成分,而維生素D和鈣則有助於骨骼和肌肉的發展與保持。


✔ 強化臀部和腿部鍛鍊

有針對性地加強臀部和腿部的鍛鍊,有效增強下半身的肌肉群。


✔保持活躍

積極參與運動和日常活動,例如散步、游泳或騎自行車,保持肌肉的靈活性和強度。


✔ 保持正確姿勢

有助減輕身體特定部位的過度負擔,減少不必要的肌肉壓力。


✔ 避免久坐不動

久坐可能導致肌肉緊繃和不適感,定期站起來活動一下,讓肌肉得到放鬆。


✔ 適度休息和減壓

過度的壓力、缺乏充分休息,會影響身體的恢復和肌肉的發展。

透過以上方法,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肌少症的發生,保持健康的肌肉狀態,提升生活品質,並擁有更強健的身體。

雖然肌少症在年齡增加過程中,可能無法完全避免,但透過正確的生活習慣和適當的保健措施,我們能夠減緩其影響,讓自己在長期的人生旅程中保持健康活力。


繼續閱讀:
 
1. 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一次圖表攻略(懶人包) 

2. 台灣長者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招鍛鍊肌力防跌倒不傷膝蓋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