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健】保護心血管 冬季洗澡三大要訣報你知

【冬季保健】保護心血管 冬季洗澡三大要訣報你知

營養師提醒,如果常感覺到頭痛、四肢冰冷伴隨著麻的症狀,都可能是血管健康出了問題,此時建議應該進一步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夠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養生小金孫

2016/12/13

瀏覽數 33,521



近來診間有許多年長者主訴身體出現頭痛、胸悶、胸口痛,甚至是腹痛等症狀,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3名,進入冬季後,氣溫驟降,身體所發出的細微警訊,都可能是在反映血管的健康出了狀況,如果輕忽,很可能導致高血壓或是心肌梗塞的發生!
 
心肌梗塞
(圖片來源:photo AC)
 
根據統計,每年11月到隔年3月,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冬季不時有冷氣團來報到,忽然驟降的低溫易導致身體的血管明顯收縮,若血管本身就有硬化或是彈性較差的問題,氣溫造成的冷熱交替壓力會使得血管承受過大的壓力,一旦壓力過大就可能引起
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
 
營養師提醒,如果常感覺到頭痛、四肢冰冷伴隨著麻的症狀,都可能是血管健康出了問題,此時建議應該進一步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夠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醫師提醒,除了外在環境的氣溫變化容易使得血管收縮起伏過大,不少人喜歡在冬季泡溫泉或洗熱水澡,此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才不會使得血管承受過大的壓力。
 
冬季洗澡或泡湯時,
首要注意的是水溫不宜過高,建議控制在和人體體溫差不多的溫度,約37~40度之間最為合適,另外,有不少人喜歡沖完熱水後再沖冷水,醫師也提醒這樣的動作在冬季應該儘量避免,才不會讓血管在短時間內急速收縮。
 
除此之外,
水洗澡或泡澡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分鐘內,才不會因為長時間的高溫,使得血管過度擴張、收縮劇烈;而空腹時或剛吃飽飯時也不應馬上洗澡,理想的洗澡時間應該是飯後約1小時後後再進行較妥。
 
300731.jpg
(圖片來源:illust AC)
 



簡單的血管保健小運動:
     


養生小金孫

養生小金孫

愛健康。愛養生

多年醫藥線記者經驗,注重健康也關心養生,希望能將正確的健康新知,帶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