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知道我在哪裡?」路上看起來很苦惱的老人,我們可以和他說句話-《我得了失智症!》

    18589 人瀏覽
    明明下半身在走到遠方後會疲勞,疲勞的訊號卻不會傳送到腦部,致使患者沒完沒了地走下去。通常一般人會痛得在途中坐下來,失智症患者所走的距離卻遠得讓人驚訝。」   假如看到疑似在徘徊,看起來很苦惱的老人,最好跟對方說句話。這句話說不定可以拯救心急如焚的老人。
    文/山本朋史
     

    安野光雅先生由我負責編輯的《皇后美智子陛下之歌》(朝日新聞出版)要搶先出版,為了與宮內廳侍從洽談相關事宜,我在5月14日去了皇居。當時安野先生遠赴國外做素描之旅,於是我就代替他受到邀請,處理「皇后美智子陛下御筆之歌」的最後檢查與准許刊登的申請手續。
     
    侍從曾經吩咐我到時從皇居下門進去。我在下午1點以後搭計程車從位在築地的報社出發,告知下門入口的警衛要和侍從見面後,對方就要我寫下地址和名字等資料,再發給我通行許可證徽章。洽談在1小時左右後結束,我從宮內廳侍從工作房所在的建築物出去。那天相當炎熱。
     
    進入皇居時我是搭計程車過來的,就在沿著原路慢慢走回下門的方向途中,手機就接到好幾通電話。似乎就在我站著說話的時候搞錯了往下門的方向,後來才發現自己走到的地方,與搭乘計程車時看到的風景完全不同。我方向感差,經常迷路。皇居中當然沒有交通標誌和目的地指示牌。
     
    失智症患者走失
    (圖片來源:pixabay)
     
    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寬敞的砂礫路上,完全不曉得自己在皇居的哪一帶。儘管走了10分鐘左右,卻總覺得方向愈走愈偏。閃耀的太陽曝曬下來,假如就這樣在皇居迷路出不去該怎麼辦?
     
    「週刊記者在皇居行蹤不明」
     
    新聞的標題浮現在腦海裡,不安愈益擴大。也曾想過用手機聯絡剛才會面的侍從,但在告別之際,侍從就親切地問我:
     
    「你知道到下門的路怎麼走嗎?」
     
    我滿懷自信地這樣說:
    「我剛剛才搭計程車過來,還記得路怎麼走,不要緊的。」
     
    結果我失敗了。剛才真該問清楚回去的路在什麼方向。我到處亂晃,感覺沙礫在腳邊作響,結果遠遠就看到皇宮警察在巡邏戒備。我三步併作兩步地走過去,雖然很難為情,但還是低聲下氣地問:
     
    「抱歉,我迷路了。請問下門在哪裡呢?」
     
    皇宮警察剛開始一臉吃驚,接著就像是同情我似的露出笑容。
     
    「從那邊往右一直走,左邊就是下門了。位置大概在600公尺外。」
     
    「是這邊對吧。」
     
    我舉起右手指向那個方向再求證一次。哎呀,從宮內廳侍從所在的建築物離開再下坡後就走錯路了。這個地方還真危險。要是在陰涼處稀少的皇居中徘徊後引發高溫症就糟了。


    即使不是失智症患者,迷路後往往也會像我一樣慌亂,分不清東南西北。
     
    失智症患者迷路
    (圖片來源:pixabay)
     
    我那住在九州的81歲叔父,今年春天在開車的途中忘了回到家裡的路怎麼走。他完全不曉得自己所在的地點是哪裡就直接開車,到處搜尋記憶中的風景,卻沒有找到。
     
    「說不定剛才經過的道路轉彎處就是我知道的地方。」
     
    叔父倒車好幾次,四處亂繞,結果他連續駕駛了7小時。當時他渾身是汗,好不容易抵達家裡時已經是傍晚了。最後叔父從自己家駛向反方向,開車轉來轉去。當時叔父既擔心又慌亂不已,沒有發生事故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他回家後,得知這起騷動的兒子(對我來說是堂兄弟)就跟父親商量,拿走車子和汽車駕照。叔父現在進了老人院,或許在春天之後,症狀就會從輕度認知障礙惡化得變本加厲。
     
    開車「徘徊」的速度遠比徒步來得快,當然也伴隨著將周遭人士捲進事故的風險。單單聽到這件事,再想像自己開車的樣子,我就害怕起來。
     
    我這個失智症高危險群患者不太喜歡徘徊這個詞,就算要用也是猶豫再三。
     
    或許在皇居到處尋找下門的人看起來像在徘徊,但對當事人來說卻是走個不停,拚命在找出口。就如我感受到的不安一樣,失智症患者繞來繞去時一定心急如焚。他們不斷朝著自己所知的地方走,途中也不曉得自己在哪裡。


     
    照理說失智者患者及其高危險群在體力上會衰退,為什麼步入高齡後還能長時間徘徊呢?我想起教肌力訓練的本山輝幸先生說過這樣的話:
     
    「失智症患者腦部和身體的感覺神經不相連,哪怕是100次或200次的屈蹲都會做下去。
    明明下半身在走到遠方後會疲勞,疲勞的訊號卻不會傳送到腦部,致使患者沒完沒了地走下去。通常一般人會痛得在途中坐下來,失智症患者所走的距離卻遠得讓人驚訝。
     
    假如看到疑似在徘徊,看起來很苦惱的老人,最好跟對方說句話。這句話說不定可以拯救心急如焚的老人。
     
    老人迷路
    (圖片來源:photo AC)
     
    筑波大學附設醫院的日間復健課程,也發生過參加者不曉得去了哪裡,一時迷路而行蹤不明的事件。以前有位女士在午休結束後就沒在下午的活動中露面。醫院廣播出行蹤不明的消息,她丈夫從家裡趕了過來。30分鐘後有人在停車場找到她,事後工作人員問起來,那名女士就這樣說:
     
    「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就連熟悉的地點都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她以前也一樣會不曉得所在地是何處。我很訝異工作人員說她失智症的症狀惡化得很厲害,以前看不出她的情況有那麼嚴重。
     
    這幾個月來我也跟她一起在日間復健課程的活動中過關斬將,還以為她是個充滿活力的女性。
     
    正因如此,工作人員才需要細心留意。進行烹飪活動時要從醫院走10分鐘左右,前往筑波市蓋有廚房的設施。這時也要常常點名,確保所有人都一起行動,無人脫隊。帶領工作人員的主講師這樣說:
     
    「到這裡參加日間復健課程的人士,都是在認知功能檢查(MMSE)滿分30分中得到26分以上的人。絕大多數的患者症狀還沒有惡化太多。然而,症狀在短期內惡化的人也不多。所以我們必須時時眼觀四面,山本先生也請不要隨意行動。」
     
    困難的問題都混在一起,這一點我再了解不過。
     
    認知功能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所不知道的失智症患者的困難:
     
     
     
    《我得了失智症!》失智症患者的現身說法:
     
       

    《我得了失智症!》作者/山本朋史
     

    本文經健行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