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會取笑,想要找個「老伴」的心情嗎?正視銀髮族的親密需求-諮商心理師 張璇
33020 人瀏覽 -
-
2017/02/14
作者 諮商心理師 張璇 -
-
在近幾年的諮商服務對象中,有兩個較特殊的族群令我學習與反思甚多。
一是「一方吵著要離婚或分居的熟齡夫妻」;一是「因擔憂單身父母身心健康或情感關係,而前來諮詢的子女」。也因此,花了些時間研讀年長者親密關係的相關文獻及新聞報導。熟齡離婚和日本流行的「卒婚」現象大家已不陌生,這次想談談另一值得關切重視的議題──單身年長者的親密需求。
▍ 情感支持 有益身心健康
熟齡者的身心健康研究常強調「社會支持」的重要,尤其對離婚或喪偶的單身長輩來說,情感性支持有助於降低寂寞、增加幸福感和提高熟齡生活滿意度。
愈來愈多的銀髮族研究發現,年邁卻仍經常與人互動活躍的老年人,活得比較久、比較開心,也比較健康。
親密是人類共同的渴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或歷練豐富而減少。退離職場後,許多熟齡者積極上課、參加社團和戶外活動、追求靈性或宗教信仰、親友聚會或是情愛關係與人保持連結,但親密需求(包含性需求),這一區塊卻常被熟齡者本身抑制或避而不談,若失去老伴子女又不在身邊,面對大量的獨處和較冷清的生活,即使透過電話、通訊軟體或電子郵件等方式不乏人際互動,仍難免有些落寞。
(圖片來源:Pixta)
▍ 熟齡之愛 常因怕被議論而卻步
有句話說:「老無所伴難處大,老有所伴好處多。」有老伴者渴望相依親密,尚可能有口難言,無伴者更不敢或不知從何尋覓新戀情。
離婚或喪偶的單身銀髮族,壓抑戀愛需求或性需求,除了可能本身觀念和行為受社會文化刻板印象約束,怕被議論甚至污名化(「黃昏之戀」或「老不休」等文詞都有些負面意涵)。也有不少單身年長者互有好感,或好不容易找到相知相惜的男女朋友,卻因子女強烈反對而被迫放棄。
子女反對的原因,有時是在個人情感上過不去(難以接受父再娶或母再嫁),有時是經濟因素的考量,怕爸媽的再婚影響到財產繼承的權益,或增加孝親撫養的負擔。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成年子女對於爸媽目前的交往對象感到不安,擔心至親被騙財騙色,萬一情財兩失鬧出悲劇後果不堪設想。
(圖片來源:Pixta)
▍ LAT銀髮族親密關係新型態 應運而生
除了來自社會文化和家人反對的壓力,伴隨年長老化而來的身體功能失調和情緒變化,也大大影響親密關係的發展與維持。例如性荷爾蒙減少、心血管疾病、疼痛和藥物,都可能使性欲減退或造成其他性功能障礙,也因此熟齡伴侶的情愛表達方式和中青代略有不同。有人比喻年輕之愛是一種激情,而熟齡者的熱情像悶火,慢慢燒。
除了情感上更內斂,行為上也更著重於性以外的親暱,較多以撫觸、按摩、親吻或言語方式表達對伴侶的熟悉感、照顧與承諾。
雖然情感的交流或身體的相依相伴對身心有益,熟齡戀人要再論及婚嫁或共同居住卻常遇到重重的考驗,除了要面對家人支持與否的壓力,雙方生活習慣南轅北轍也是一大麻煩,好不容易人生已可以不用那麼累,若要再談一次戀愛,很難再像過去那樣處處妥協。
目前歐美正流行一種銀髮族的親密關係型態,稱之為「Living Apart Together(簡稱 LAT)」,即「在一起,但不住一起」;兩個人相互關心也有承諾,卻選擇不同居,各自住在原來的地方,彼此都有個人的私有時間及空間。這樣的親密關係,頗符合宋朝秦觀《鵲橋仙》詞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觀。
在英國,已有54%的成年男女贊同即使結婚,夫妻也並不一定要住在一起;在台灣可能還很難接受LAT的模式,但對兩個已年過六旬的長者來說,不必朝夕相對、為了瑣事爭鬧不休的相伴,是個不錯的選項。
不僅可以保有彼此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也不乏情感慰藉和陪伴,讓雙方保有一定程度的生活主導性,關係反而可能更加自在、穩定。
(圖片來源:Pixta)
綜合以上,單身銀髮族的親密需求問題不宜再被輕忽,也不能只是由政府、民間團體多辦些單身銀髮族聯誼活動而已;社會的態度需要更開放、不譏嘲,讓他們更有勇氣和動力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若單身父母真能遇到聊得來又能互相照應、扶持的對象,子女或身旁親友最好互相提醒不干涉、不介入,無論兩方未來是否能進入婚姻或是否相依同住,盡量尊重熟齡長輩,讓他們更能為自己的情與欲作主。
繼續閱讀:
1. 活得更快樂!讓銀髮族安心旅遊的五大重點
2. 銀髮族也需性生活 「性福」是健康新概念!
諮商心理師|張璇
從事性別議題/親密關係研究及婚姻情感諮詢工作十多年,專長為伴侶諮商、婚姻/家人關係、悲傷失落療癒。
目前為管理顧問公司心理諮詢顧問、企業特約講師,並為自由時報兩性版婚姻、媽媽經等媒體專欄作家,著作出版《愛情趴趴走》、《我喜歡你喜歡我》、《原來愛情不必這麼傷》、《幸福聖戰》等六本書。
▶ 張璇的FB:– 張璇心理師 • 愛情研究院 / – 力美恩生活美學 • 心理健康
目前歐美正流行一種銀髮族的親密關係型態,稱之為「Living Apart Together(簡稱 LAT)」,即「在一起,但不住一起」;兩個人相互關心也有承諾,卻選擇不同居,各自住在原來的地方,彼此都有個人的私有時間及空間。這樣的親密關係,頗符合宋朝秦觀《鵲橋仙》詞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觀。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 張璇
- 從事性別議題/親密關係研究及婚姻情感諮詢工作十多年,專長為伴侶諮商、婚姻/家人關係、悲傷失落療癒。 目前為中崙諮商中心心理師、管理顧問公司心理諮詢顧問、企業特約講師,並為自由時報兩性版婚姻、媽媽經等媒體專欄作家,著作出版《愛情趴趴走》、《我喜歡你喜歡我》、《原來愛情不必這麼傷》、《幸福聖戰》等六本書。
張璇心理師 • 婚家研究院:https://www.facebook.com/lovephilosophy/
力美恩生活美學 • 心理健康:https://www.facebook.com/gracelifestyle?ref=hl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