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病史警訊!母女三人相繼罹癌 醫籲定期篩檢重要性

家族病史警訊!母女三人相繼罹癌 醫籲定期篩檢重要性

嘉義長庚外科部部主任謝清川醫師

健康醫療網

2025/10/08

瀏覽數 1,011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35歲女性因母親曾罹患乳癌甲狀腺腫瘤,在醫師建議下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她的甲狀腺內出現惡性腫瘤,雖然從外觀無法察覺異常,但腫瘤已超過兩公分,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安排手術切除並搭配放射治療,目前術後恢復情況良好。由於該名女性的家族中具有癌症病史,醫師同時建議其姐妹也接受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姐姐同樣確診罹患甲狀腺惡性腫瘤,所幸及早發現,能立即接受後續治療。

▍女性與家族史風險高 及早檢查守護健康


甲狀腺腫瘤在早期往往沒有疼痛或明顯腫大,因此容易被忽略,嘉義長庚醫院外科部部主任謝清川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包括有甲狀腺或乳癌家族病史的人、長期暴露於輻射環境者,以及曾接受過頸部手術或治療的人,都需要提高警覺,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罹患機率明顯高於男性,尤其在中年階段,發生率更為突出。謝醫師提醒,民眾若具備高危險因子,應主動與醫師討論並安排檢查,並留意頸部有無異常腫塊或聲音改變等徵兆,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超音波檢查安全便利 高風險族群早期偵測利器
 

甲狀腺腫瘤的初步篩檢以頸部超音波為主,能清楚呈現結節的大小、形狀、內部結構與血流狀況,協助醫師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穿刺或追蹤。謝醫師補充,超音波檢查具有簡單方便、安全無輻射的特性,且可由一般外科或內分泌科醫師操作完成,病患往往能在門診當場安排檢查,大幅提升就醫效率。對於有乳癌或甲狀腺癌家族病史的族群,超音波更適合作為例行健檢的附加項目,提供早期發現與治療的契機,避免腫瘤在毫無症狀時被忽略。

 

 

▍良惡性不同對應策略 手術仍為核心治療


甲狀腺腫瘤的治療方式依腫瘤的性質而異,對於良性結節,多數可採取定期追蹤或局部切除,避免不必要的手術風險;而若確診為惡性腫瘤,手術切除仍是主要且常見的治療方式。然而,手術過程仍面臨多項挑戰與風險,最重要的風險是喉返神經受損,可能導致病患出現聲音沙啞或發聲困難,影響日常交流與工作。此外,術中出血也是一大風險,若控制不當,將引發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定期篩檢掌握黃金期 降低治療風險
 

為了降低手術風險,現代手術常結合組織凝集儀與神經監測系統,協助醫師更精準地進行切除,臨床經驗中部分案例可見傷口面積縮小、出血相對減少的情形,並兼顧對喉返神經及副甲狀腺的保護,降低部分術後功能受損的可能,這些技術的應用,有助於縮短部分手術時間,並協助醫師兼顧手術效率與安全,降低術後可能的風險。謝清川醫師提醒,雖然手術是甲狀腺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治療成效仍取決於能否及早發現,建議民眾透過定期檢查,及早掌握黃金治療時機,降低後續治療的難度與風險,確保身體健康得到更完整的保障。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女大生患「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醫籲「3要素」維持甲狀腺健康

 

2. 精神不濟、體重增加,甲狀腺功能愛注意!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