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異常蛋白堆積越多,就越容易失智嗎?-《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腦部異常蛋白堆積越多,就越容易失智嗎?-《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其實,一個人會不會失智,是眾多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交互作用的結果。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毒性蛋白,只是眾多危險因子裡的一項而已。
時報文化
2022/09/06
瀏覽數 4,397

文/曾文毅
我們都知道,失智和腦的退化是息息相關的。隨著年紀漸長,腦部結構自然不斷退化,認知功能也不斷衰退,為了擁有遠離失智、成功老化的人生,就要維持腦結構的健康完整。
人腦宛如一個水桶,平時若不加以維護保養,隨著時間流逝就會逐漸斑剝龜裂,拿它來裝水,也會不斷的漏水。倘若此時才想到要彌補破口,因破洞太多,補不勝補。因此,重點在於桶子還沒破損之前,就應該加以維護,讓它經久耐用,進而遠離失智。
目前醫學上的說法是,失智的人是罹患某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y)等造成的。這些疾病都與腦內堆積過量的異常蛋白,例如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或神經纖維糾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有關。
那麼,是不是這些異常蛋白堆積越多,就越容易失智呢?並不盡然。在有名的修女研究(Nun Study)當中發現,有的修女在大腦裡有很多異常蛋白堆積,卻沒有失智症狀;有的修女大腦裡有過量的異常蛋白堆積,且有失智症狀 [Snowdon, 2003]。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一個人會不會失智,是眾多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交互作用的結果。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毒性蛋白,只是眾多危險因子裡的一項而已。所以,即使大腦有異常蛋白的堆積,只要有充分的保護因子,就能禁得起這些異常蛋白傷害的衝擊,仍有足夠的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去執行日常所需的認知功能,比較不容易失智。
繼續閱讀:
1. 「最後一刻,我讓父母急救插管......」諮商心理師 艾彼:放下悔恨,有時我們的選擇不多
2. 給希望善終的你,叫救護車急救之前,必須知道的事-《無痛離世》
更多《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的文章:
《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
作者/曾文毅
本文經時報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