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願意主動說出自己的疾病或傷痕?該改變的是我們的同理心,而非博愛座

誰願意主動說出自己的疾病或傷痕?該改變的是我們的同理心,而非博愛座

博愛座是一個同理心的展現,同時也是一個同理心的訓練,想像一下,如果自己身體有恙,或患有不適,需要有個地方坐下來休息,或者自己的長輩或小孩,需要一個「博愛座」。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2016/11/17

瀏覽數 14,759




「誰有資格坐博愛座?」你覺得呢?三不五時,同樣的議題就會出現,而且每次可都是吵得沸沸揚揚!但是......討論的大多都是「好手好腳」的正常人,其實,身障者才是有權力決定博愛座存廢的人。
 
博愛座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有需要座位的人有的地方可以坐,那誰可以決定,到底誰才是真正有需要的人呢?

曾經就遇到一個八仙塵暴的燒燙傷病患,她說她上下課不敢坐大眾交通工具,一定要有人開車載她上下課。

為什麼呢?因為她不敢坐博愛座,她頭髮雖然剃掉,但是因為戴著假髮,所以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她的臉很幸運地沒有遭到火吻,她的下半身受傷比較嚴重,但由於身上的褲子、鞋子會把壓力衣跟傷痕遮住,所以其實幾乎看不出來。
 
但是她須要坐博愛座嗎?她需要,她因為腳踝受傷後攣縮,角度受限,所以不能久站,但如果他不說,沒有人會知道。然而,
要一個病患主動說出自己很努力隱藏起來的疾患,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
 
(圖片來源:David Goehring@flickr, CC BY-SA 2.0)
 
之前有 7000 人聯署廢除博愛座,令人懷疑的是,這些人到底是正常人還是需要博愛座的人。


博愛座的存廢應該是讓需要的人決定,而不是由我們這些好手好腳的外人去廢除,其實真正該檢討的,不是博愛座的存廢,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觀念。
 



可以站的人,有沒有同理心去預留一個位子給不方便的人;看到年輕人坐在座位上,有沒有同理心去相信這個人是真的有需要,這才是這個問題的核心。

博愛座是一個同理心的展現,同時也是一個同理心的訓練,想像一下,如果自己身體有恙,或患有不適,需要有個地方坐下來休息,或者自己的長輩或小孩,需要一個「博愛座」。
 
相反的,一個看似正常的人坐在博愛座上,看到老人不讓座,真的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嗎?或許你不清楚他不讓座的原因,但說不定他有他的隱情或隱疾,是我們看不出來的,這時候,我們又怎麼能去指責,甚至是撻伐他呢?
 
(圖片來源:pixabay)
 
 

請關心我們的家人,同理世界上的其他人:
 
 
 

物理治療師|邱顯傑

點此了解邱顯傑>>
 

―――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物理治療師

從專業出發,帶著物理治療與輔具,深入社區、走入居家。 期許用最簡單的文字,傳達最重要的知識, 給最需要的人,讓長期照護,更加安心。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