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養體力、術後化療沒食慾?胰臟癌治療 營養師教你怎麼吃

術前養體力、術後化療沒食慾?胰臟癌治療 營養師教你怎麼吃

即使食慾不振,還是得切記「低油」、「清淡」、「高蛋白」、「高熱量」的原則!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不要偏食,以降低消化道負擔。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18/11/01

瀏覽數 30,970



文/癌症希望基金會
營養師:莊鯉
 

什麼癌症最可怕?根據統計,胰臟癌五年存活率不到5%,發生率幾乎就等於死亡率,因而有「癌王」封號,讓病患聞之色變。
 
胰臟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功能為分泌胰島素等各種消化液,因此胰臟癌患者常會面臨食慾不振與消化不良的問題。診斷時,經常出現體重大幅下降、進食困難,並合併疼痛、黃疸、糖尿病等症狀,如何有效補充患者所需營養?是照顧者的一大考驗。
 


▍胰臟癌患者飲食原則:低油、清淡、高蛋白、高熱量

胰臟癌治療過程中,手術與化學治療為主要核心,兩者都需消耗大量體力,但病患卻經常在手術之後無法正常進食,或是因化療帶來的噁心、嘔吐與腹瀉等副作用造成食慾不振,消瘦得更快。
 
健仁醫院營養組組長莊鯉提醒胰臟癌患者,
即使食慾不振,還是得切記「低油」、「清淡」、「高蛋白」、「高熱量」的原則,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不要偏食,以降低消化道負擔。並補充足夠體力,迎接每個階段的治療。
 


▍胰臟癌患者食慾不振?少量多餐減輕消化負擔

胰臟癌患者接受化療、放射線治療、或是標靶治療等治療時,通常消化功能較弱,莊鯉營養師建議患者若容易腹脹、食慾不振,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
 
癌症飲食
(圖片來源:photoAC)
 
把一天三餐的份量分成五到六餐進食,並避免如青椒、芋頭、豆類等容易造成脹氣的食物,減輕每餐的消化負擔。且因患者免疫力低下,還得注意避免生食,水果都要去皮,在外用餐更要特別注意衛生條件,以免感染。
 


▍胰臟癌合併腎臟疾病患者 蛋白質攝取得小心拿捏

若胰臟癌患者合併有糖尿病,莊鯉營養師表示,其實飲食上的注意事項與胰臟癌本身大同小異,原則皆為「少油、少糖」,並不如想像中複雜。
 
但因胰臟癌患者多需特別補充蛋白質,以維持體力,反倒是腎功能不佳的患者在攝取蛋白質時,必須請營養師特別評估計算份量。



▍別自我設限!胰臟癌患者「吃得下」最重要

胰臟癌患者的營養問題,總是讓照顧者頭痛不已。不少照顧者因為希望讓患者快速恢復健康,餐點從嚴要求,料理全都汆燙烹調,有些人甚至連鹽巴都不敢加!
 
癌症
(圖片來源:pexels)

「這樣的烹調方式,連一般人都很難提振食慾。罹病本來就已經很不舒服了,如果餐點又難吃,用餐還得強迫自己用吞的,真的很可憐。」莊鯉營養師提醒病患跟家屬,準備餐點時,不必過度自我設限。
 
烹飪料理時可加入蕃茄、香菇、蔥、薑等食材,添加風味,清蒸、紅燒、烤箱烘烤等烹調方式也可以嘗試,讓餐點變得有趣,
「讓患者吃得下,才是最重要的」。

 
▍溫沙拉食譜 讓胰臟癌患者吃得健康又美味

因此,莊鯉營養師也推薦患者一道在國外也盛行的雞肉溫沙拉。
 
先將綠花椰菜與四季豆等青菜燙熟,雞肉可選用口感較佳的大腿肉,切成條狀方便用餐,去皮後燙熟,再拌入經烤箱烤過的大番茄,淋上日式醬油與果醋混合的特調醬汁。
 
果醋帶有水果香氣又微酸的口感,可提振食慾,也可透過變換不同果醋,改變料理風味,讓胰臟癌患者吃得健康又美味。
 

 



繼續閱讀:
 
1. 癌症病友的營養照顧:飲食均衡、少量多餐是原則
 
2.
吃好前,先要好吃!病人也有吃美食的權利


 
癌症希望基金會

點此了解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友服務平台

成立於2002年,由專業醫護與社工團隊在台北、台中、高雄直接服務癌友及家屬,深入瞭解其需求,並連結全方位個人化的醫療、家庭、社會、情感支持網絡,促使必要之照護資源到位,並提升癌友珍惜自我與積極治療的自信與意願,爭取活下來、活得久、活得好的機會,成為癌友邁向康復之路的領航員。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