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防跌的守護妙招 防跌「5」撇步與「長者量六力」併用

長者防跌的守護妙招 防跌「5」撇步與「長者量六力」併用

長者防跌是重要課題,國健署推廣「長者量六力」,以評估長者「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六大功能指標,及早發現長者功能衰退的徵兆,並提醒民眾平時掌握5撇步,就能減少跌倒事件發生。(圖/國健署,下同)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3/15

瀏覽數 6,224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依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13年1月止,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431萬人(占總人口18.4%),已達高齡社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至民國114年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1個人超過65歲。

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65歲以上老人,約每6個人,就有1個在過去一年內有跌倒經驗(占15.5%)。長者嚴重跌倒,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而曾經跌倒的長者也可能增加家庭照護人力與經濟的負擔,所以如何防跌,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衛生所推動長者量六力,友善服務好給力

為預防長者隨年齡增長,造成身、心或活動能力衰退,國民健康署在全台衛生所及健康服務中心推動高齡友善服務,如將標示牌字體放大,提供老花眼鏡、輪椅與助行器等讓長者使用,同時注意室內光線充足、地面不濕滑、走道暢通;衛生局網站設置長者防跌專區,加強宣導防跌衛教資訊,增加民眾預防識能,降低跌倒風險。

縣市衛生局除與衛生所聯合辦理各類社區篩檢活動外,同時推廣「長者量六力」,以評估長者「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六大功能指標,及早發現長者功能衰退的徵兆,加入國民健康署長者量六力的官方LINE帳號(請點我)即可測!

其中,長者的「行動」、「營養」、「視力」3個功能指標,可用於評估跌倒的潛在風險。


✔「行動」功能的評估

鼓勵長者在安全的環境下,計算「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所需時間」。


✔「營養」的評估

可以檢視「過去3個月內是否有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3公斤以上」的現象。


✔「視力」的評估

可從「看遠、看近或閱讀有沒有困難」評估。

如長者有任1項評估結果異常,衛生所會安排介入服務,或進一步轉介長者到合適的醫療院所,以預防及延緩長者功能衰退;此外也提供民眾衛教指導,轉介或鼓勵長者參與社區運動、營養等課程。

▍掌握日常防跌「5」撇步

民眾除了可以藉助衛生所資源,妥善運用「長者量六力」評估工具,平時只要掌握5撇步,就能減少跌倒事件發生。


✔ 第一步:充足營養

平時須注意攝取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必要時可以諮詢社區營養師。


✔ 第二步:規律運動

定期運動,練習肌力,提升長者日常獨立活動功能,提高跌倒時的自我防衛能力。


✔ 第三步:安全居家環境

留意環境照明、地板保持乾燥,避免地面不平整、走道堆放雜物,造成潛在的危機。


✔ 第四步:用藥安全

就診時請醫師協助評估用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增加跌倒風險。


✔ 第五步:合適穿著

穿著合身衣物,褲管不過長,選擇防滑、有充分固定(如:選擇沒有鞋帶,有扣子、魔鬼氈等)的鞋子。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防跌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更多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官方網站【健康主題>健康生活>老人健康促進及慢性疾病防治>長者防跌專區(請點我)】查詢。


 
繼續閱讀:
 
1. 北投樂齡健身房強化長者體適能 增肌防跌健康常伴

2. 職能治療師提醒防跌要點-起身、坐下、預備行走、環境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