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是門藝術,10原則讓你不再「真心換絕情」-《練習設立界線》

「付出」是門藝術,10原則讓你不再「真心換絕情」-《練習設立界線》

有的人不設限強迫自己不斷付出;有的人則是不設限地不斷接受別人幫助。這兩種情形都不健康。界線不是死的。界線會依據我們當下覺得哪些事是對的、哪些事是錯的而變動。我們付出或接受幫忙時,要注意哪些是我們覺得對的事、哪些不是。如果不確定,在弄清楚前先不要有動作。

遠流出版社

2018/01/09

瀏覽數 61,135



作者/梅樂蒂.碧緹

 

關於付出與獲得,我們可以這麼做:

 

1. 付出與獲得要平衡

 

想要過健康的生活,就要在付出與獲得之間取得平衡。我們希望某些關係,可以建立在付出與獲得一樣多的基礎上。我不是叫大家要計較,但這確實是我們必須注意的一件事;人與人相處應該是互惠互利,不該是一方拼命付出,另一方只懂得伸手拿。

 

有時我們付出是為了服務他人。付出只求好心情,以外什麼都不求。平等互惠的意思,不是要我們每天計算付出和獲得是否等量;它是要告訴我們,兩邊要盡量做到恰到好處。

 

在人生某個階段,有時候一開始一方付出比較多,之後換成另一方付出比較多。有時候一方貢獻一點,另一方也付出一些。假如我們不斷單向對他人付出已經長達二十年,那我們應該暫停,開始照顧自己。

 

要檢視一段關係是否平衡發展,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問與觀察:當我們對某人付出時,我們是不是覺得累到不行、被操弄、被利用了?

 

2. 付出要自然而然,否則不要做

 

如果我們忍不住一直想付出,那就要先停一停了,直到我們能真心付出為止。

 

先不再付出是最好的辦法。我們的付出與獲得必須取得平衡、自然而然地進行,否則不要付出。

 

付出

(圖片來源:Photo by Jonas Vincent on Unsplash)

 

3. 知道何時可以再付出

 

有些人把付出的行為全部與互依成癮者劃上等號,從此再也不付出。完全不付出與拼命付出都是不健康的。要不要付出,決定權在個人。但是從不付出與宇宙運行法則是相違背的。付出太多與付出太少,都表示我們對自己沒信心。

 

想要知道何時可以再付出,生命自然會給我們訊息。或許我們發現自己完全得不到或者得到的愈來愈少。這時,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很久沒有幫助他人了。

 

所謂健康的付出,就是我們能自由選擇什麼時候想要付出、付出多少、對誰付出。不付出,生命就不會流動。如果你習慣拒絕別人,該是學習幫助別人的時候了。

 

4. 學會接受

 

雖然付出比獲得更有福,但學會接受也很重要。有人認為,付出讓人覺得自己擁有控制權。接受讓人覺得自己很脆弱,有種被人控制的感覺。

 

有時候對我們付出、保護我們的人,也是虐待我們的人。所以,有的人不接受任何人的付出,讓別人沒有控制我們的機會。不接受他人付出,我們就不會有罪惡感,好像別人給了我們東西,我們對他們就有所虧欠。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接受他人幫助,我們要傾聽內心的聲音,對自己要有信心。我們甚至可以請求別人幫忙。請求和命令是不一樣的。請別人幫忙,表示別人有拒絕的權利。

  
 

5. 知道自己的界線

 

有的人不設限強迫自己不斷付出;有的人則是不設限地不斷接受別人幫助。這兩種情形都不健康。界線不是死的。

 

界線會依據我們當下覺得哪些事是對的、哪些事是錯的而變動。我們付出或接受幫忙時,要注意哪些是我們覺得對的事、哪些不是。如果不確定,在弄清楚前先不要有動作。

 

心理界限

(圖片來源:Photo by Pana Vasquez on Unsplash)

 

6. 付出沒有目的,問心無愧

 

付出不能別有用心或講條件。如果我們付出是有條件的,要把條件說出來,否則就成了操弄。如果我們付出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回報,對方必須知情,也同意我們的條件,否則這樣會害了自己。

 

7. 拒絕是愛的表現

 

知道何時該付出、該付出多少、對誰付出,與知道何時不用付出一樣重要。

 

付出做得好,就像上天伸手輕觸他人;做得不好,會阻礙別人學習自己生命的功課。如果不願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不要付出。

 

8. 不要害怕付出

 

有時候我們能給人的不多,反而更能自由付出。當我們擁有的很多,就會變得很小氣。或許我們擔心自己被利用,怕有人藉此利用我們。

 

或許我們收入不太穩定。但不管我們能給多少,上天會照顧我們。我們要練習沒有目的的付出。我們或許會犯錯。但只要我們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付出就不會讓我們受到傷害。

 

施比受更有福

(圖片來源:Photo by Daiga Ellaby on Unsplash)

 

9. 付出與獲得,比金錢更有價值

 

我們付出與得到的東西,有時和金錢一樣重要,甚至比金錢重要,譬如:時間、技術、同情、鼓勵、傾聽。付出金錢有時比付出自己的心力更容易。但是付出自己的心力很重要,幸運的事情會隨之而來。

 

10. 小心不要越界

 

付出要做到動機單純。如果我們的付出越了界,從沒有目的、問心無愧,跨越到另一邊,那麼無論我們付出了什麼,這個時候我們都必須後退。

 

但是不要忘了,付出能幫助我們做個健康又有愛心的人。我們幫助別人和拒絕別人都要能做到輕鬆自在。

 

人際關係

(圖片來源:Photo by Courtney Hedger on Unsplash)

 



繼續閱讀:

1. 照護與人生都一樣,單純地「我只想為你付出」,才能輕鬆許多


2. 非藥物療法-動物輔療:請你相信,單純的付出就是一種療癒


 

更多《練習設立界線》的文章:

 

• 悲傷拖慢了我們的腳步嗎?沒關係,想哭就哭,快樂一定會回來

 

• 如果你不優先照顧自己,以後也沒有人會照顧你

 

 

《練習設立界線》作者/梅樂蒂.碧緹
本文經遠流出版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遠流出版社

遠流出版社

出版媒體

1975年,發行人王榮文創辦「遠流出版社」,期許「承先啟後、源遠流長」之外,也有「萬里尋仙不辭遠、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意。遠流始終渴求新鮮智慧,尋訪高人、聰明腦袋,鼓舞國人面對激蕩滾滾流水,敢做中流砥柱。「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是遠流出版堅持不變的理念。 進入21世紀,新時代的新觀念驅動了社會、生活型態與消費者行為的巨大改變,遠流已由傳統出版,轉型創新為紙本、數位(台灣雲端書庫)、空間(華山1914文創園區)三合一的全新知識傳播集團。未來,遠流將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呈現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盼望在美麗新世紀裡,為全球的華文讀者,持續營造最豐厚美好的生活視野。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