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異業合作 創新外溢保單

開放異業合作 創新外溢保單

台灣的健康管理外溢保單為什麼無法加速創新?我認為,關鍵在於欠缺健康風險量化資料庫。建議政府應透過第三方獨立機構整合健保資料與保險資料庫,讓保險公司可使用健康風險資料進行精算與核保。

Smart智富

2019/01/05

瀏覽數 11,693



文/王儷玲

健康管理外溢保單利用物聯網、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保戶提供個人化保險需求,這種創新服務已成為近年保險科技發展的新趨勢。
 
目前台灣推出的健康管理外溢保單大致可分為健診減免保費、健走減免保費、實物給付健診等3種類型,在回饋機制與誘因上多是以保費折減、保額增加,或提供定期健康檢查服務為主,尚未出現「異業合作」的創新設計。

探究原因,根本問題在資料蒐集困難。由於缺乏量化的健康數據資料,因此難以進行風險評估、計算理賠率,同時,民眾對透過「運動」降低健康風險的數據蒐集也必須從頭開始建立。

觀察國際上的發展經驗,美國Oscar網路健康保險公司,將線上銷售健康保險與問診服務結合,保戶可以隨時免費透過電話或App與醫生交談;當保戶生病或受傷時,還能透過此平台搜尋專業醫生。
 
南非的Discovery Insurance Company則是建立點數累積機制,保戶以「運動」、「促進健康行為」獲得點數,保險公司提供的獎勵除了保費折減外,還與「異業合作」,民眾可以使用點數到指定通路購買生活用品、住宿券或折抵機票等。

 
異業合作
(圖片來源:pexels)

回到台灣,金管會從2016年開始鼓勵保險業者推出健康管理外溢保單,日前更放寬送審政策。但截至2018年9月底,市場上只有5家壽險公司推出9張健康管理外溢保單。

台灣的健康管理外溢保單為什麼無法加速創新?我認為,關鍵在於欠缺健康風險量化資料庫。建議政府應透過第三方獨立機構整合健保資料與保險資料庫,讓保險公司可使用健康風險資料進行精算與核保。
 
一旦這些資訊可以取得,保險公司將能透過大數據分析與
AI人工智慧,將保戶的運動、生活習慣與醫療數據轉化成正確的保費計價機制,再準確進行健康與虛弱族群的判斷,並協助建立衰弱預警功能,以及提供健康回饋機制,甚至可以延伸到遠距照護長期照護

其次,金管會還應開放保單設計的彈性空間,讓保險公司執行跨業合作,為保戶提供免費健身課程、養生餐券、旅遊行程等。在異業結盟下,
鼓勵民眾主動做好健康管理,不但可以降低保險公司未來理賠給付的金額與風險,還能為政府節省健保支出。

隨著科技與保險結合,除了讓保險市場從商品設計、定價模式到核保、理賠都有所改變之外,如何增進「使用者體驗」,並提供實質回饋,才是保險科技對消費者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本文作者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暨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走愈多」保費省愈多,圖解4張超值醫療保單怎麼買!
 
2.
小資必看》「罐頭保單」超划算,低保費就有高保障!再用3招客製化,讓保單規畫更完整
 

推薦閱讀: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Smart智富

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 1998 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 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 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