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過世後的大房子,照顧母親和管理遺產是兩件事,若混在一起處理,小心誤觸刑法責任…

父親過世後的大房子,照顧母親和管理遺產是兩件事,若混在一起處理,小心誤觸刑法責任…

「照顧分配這件事,需要有時間、金錢、能力、意願...的考量」,很難用法律直接介入,而父親的遺產分配與管理和照顧母親這兩件事,法律上應該是一碼歸一碼,分別處理!(圖片來源/Freepik)

吳挺絹 律師

2025/11/26

瀏覽數 1,004


文/吳挺絹律師 理財規劃顧問(AFP)

 

 

照顧者在處理照顧分配問題,請留意本案例,不要誤踩刑法的線


沒有撕裂家人的是錢,而是那一句「我以為……」

「吳律師,我真的沒想過,我會走到要告哥哥這一步。」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努力忍住情緒的弟弟。

他捏著手裡的資料,像是在捏著自己最後的底線。


父親離開的那一年,母親剛開始退化

三個兄弟姐妹還勉強能坐下來討論「要怎麼把事情處理好」。

但後來,大家想像的「好」,慢慢變得不一樣。

 

【父親留下的不動產】

本來是一份遺產的禮物

最後卻成了讓兄弟姐妹不再說話的開始。


父親名下有好幾間房子。

過世後自動成為「公同共有」——

而目前也是登記公同共有。

雖然依法可以多數決管理,

但仍代表房屋每個人都有份、都要「全部人」表示意見同意。


但長子覺得:「爸爸交代過,家裡的事我來管。」

於是他:

自己去找房客

自己收租金

自己決定把錢留著,說是要照顧媽媽。


在他心裡,這是「扛起責任」。


但在弟妹心裡,卻是:

「為什麼不先討論?」

「租金多少?去哪了?」

「你有資格自己決定嗎?」

一次又一次的沉默,讓彼此心中堆滿委屈——

那種不敢講、不好意思講、講了怕吵架的委屈。


最後,弟弟的那句話像是壓垮他自己的稻草:

「這樣,我只能提告了。」


真正讓家人變陌生

從來不是錢,而是沒有說清楚

很多家庭,其實都像這樣:

父母生病,

兄弟姐妹各自忙,

有人付出陪伴,有人付出金錢,有人付出時間……

但沒有法律文件制度(分管契約)、沒有共識。


於是:

 

• 收錢的人覺得「我在付出」

 

 沒收錢的人覺得「我被排除」

 

• 負責照顧的人覺得「我最辛苦

 

• 旁觀的人覺得「你們都沒做好」

 

 

哥哥或許覺得「我都是為媽媽好,你們配合照顧媽媽,我就把錢給你們!」


可是「照顧分配這件事,需要有時間、金錢、能力、意願...的考量」,很難用法律直接介入,而父親的遺產分配與管理和照顧母親這兩件事,法律上應該是一碼歸一碼,分別處理!


每個立場都可以理解

但一旦「不透明、價值觀不同」,愛就會慢慢變成不滿;

當「不說清楚」,家人就會慢慢變成外人。


事情來到法律這一步

所有美好的親情,都會被鋒利的文字切割

在法律上,只要沒有全部繼承人同意、

長子擅自出租與收租金——

 

就可能構成刑法 侵佔罪。

而不只是民法 不當得利,還錢就好!


不論他是不是善意、是不是替母親打算、是不是辛苦管理。

法律要的是「法律文件」與「同意」。


弟弟落下那句:「我不想這樣,但我真的不能再忍了。」


那一刻,他不是想打倒哥哥,

而是想為自己、為母親、為公平,留下最後一口氣。


而我最心痛的,是——

這個家庭曾經那麼親近。


但我仍然相信

法律制度,可以救回一個家~


 

▲(圖片來源:Freepik)
 


如果時光倒轉,父親生前有:

 

✔ 為太太設立安養信託

 

✔ 遺囑信託管理不動產

 

✔ 清楚分配指示

 

✔ 誰收租、如何支出、照顧費如何分攤

 


這個家,不需要走到法院。

也不用讓子女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如果父親過世後,兄弟姐妹能:

 

✔ 建立租金公開帳冊

 

開家庭會議(每月10分鐘也好)

 

✔ 簽「分管契約、租金收支共識協議」

 

✔ 聘請第三方統一管理(設立信託)


很多傷口,都可以不被劃開。

 


結語

 

家,不該是我們受傷的地方

父母最怕的,不是財產多或少,

而是孩子們最後因為財產而不再見面。

如果你正在處理家中 #不動產、#照顧父母的費用、兄弟姐妹分工,


請一定記住:

 

• 再親的家人,也要法律制度協助

 

• 再好的關係,也扛不住不透明與價值觀的不同

 

• 沒講清楚,就是最貴的成本

 


願每個家庭,都能用對方式照顧父母、保護親情。

如果你需要,我願意陪你一起讓法律,成為修補家庭的力量,而不是撕裂的刀。

 

 

原文經吳挺絹律師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一場不公平的扶養之路,一個年長女兒的心聲與法律期待」-天使律師吳挺絹

 

2. 那一筆沒有寫下來的「媽媽的錢」-借名登記與安養信託的選擇-天使律師吳挺絹

吳挺絹 律師

吳挺絹 律師

現任明恩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臺北市政府法律諮詢律師、新北市政府青年律師服務團律師、中央氣象局國賠事件處理小組委員、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板橋分會扶助律師等,亦為財經法學碩士(專長信託)並具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 因協助90歲高齡老母親處理被親生兒子提告的財產訴訟案,開始思考:「財產分配問題對於親屬關係的深遠影響」。進而致力於透過法律工作,協助家庭關係和諧圓滿,並常透過法律講座,分享正確的財務規劃觀念,曾受邀至林口長庚養生文化村、臺北仁濟院、台名保險經紀人公司、行天宮圖書館、中化銀髮等單位分享。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