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愛自己的人,有能力愛他人嗎?「高峰經驗」療傷止痛-《好好存在》

無法愛自己的人,有能力愛他人嗎?「高峰經驗」療傷止痛-《好好存在》

一個不快樂、無法愛自己的人,有能力愛他人嗎? 我也清楚看見,當我憤怒、厭惡他者或自己時,我並不快樂,是受苦狀態,非常容易對無辜的家人發脾氣……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7/17

瀏覽數 14,586


 

作者/汪淑媛

 

精神分析理論創始人佛洛伊德認為,人只要有能力愛,有能力工作(to love & to work),就是心理健康、能適應生活的人了。

 

這道理簡單易懂也不難做到,問題是要持續保持愛與工作的能力並不容易。我很快察覺,只要我處在憤怒或厭惡他人的情緒時,愛的感覺就蕩然無存。

 

然而,如果我用力克制自己,不要對他人生氣,就很容易將矛頭指向自己,認為是自己無能保護學生。我讀到自己不久前寫的一段話時,嚇了一跳。我寫說:「當我們一直自我批評譴責,自己很爛、很笨、很懶、很無能時,也是沒有愛的,這一刻無法愛自己。」

 

我常質疑,一個不快樂、無法愛自己的人,有能力愛他人嗎? 我也清楚看見,當我憤怒、厭惡他者或自己時,我並不快樂,是受苦狀態,非常容易對無辜的家人發脾氣……。

 

佛洛伊德簡單的心理健康指標,讓我有些警覺,稍微止住低沉的情緒。我繼續往下讀不知已讀了多少遍的馬斯洛需求滿足理論,這回讀著讀著竟然非常療癒,尤其有關高峰經驗的論述。

 

馬斯洛初期研究將人的需求層次大略分類為五個等級,包括生理、安全、歸屬感與被愛、自我價值感、以及自我實現,他後續對於高峰經驗與宗教靈性經驗有更一步的研究。

 

夢境

(圖片來源:Megan Hodges on Unsplash)

 

基本上,這些需求的滿足是有順序性的,一層堆疊一層地慢慢往上發展,當人滿足了基本生理需求之後,才能進一步追求愛、歸屬感、自尊等需求,最後才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忠於自己的性向本質,實踐自己的潛能與天賦。

 

高層次的需求滿足,能帶給人比較持久的快樂,有時甚至會有「高峰經驗」(peakexperience)。馬斯洛形容,當人處在高峰經驗那一刻,「我們因為活著而感到安適、快樂和感恩,差異與衝突化為烏有,我們直觀生命的意義,飄然狂喜。」1此時的自我非但沒有喪失,反而開闊無限延展,好像是與萬物合一的感覺。

 

馬斯洛從這些高峰經驗中,察覺生命的存在價值,例如真、善、美等,因而對人的本質充滿信心,他以發展個體優勢潛能以及對他人的關懷,作為人本主義理論的核心價值。

 

高峰經驗是極度快樂的時刻,人能因著多種不同的活動而感受到高峰經驗,包括靈修、靜坐、專注的創造過程或致力某件事情、無條件的真愛、無條件的助人過程等。

 

1. 參見廖婉如譯,P. Ferrucci原書(2010)。《美,靈魂的禮物》。台北:心靈工坊。

 





繼續閱讀:

 

1. 放鬆紓壓看這裡,冥想的第一步:學會「呼吸」

 

2. 迎接第二人生:在乎你真正在乎的,不讓別人決定你的價值

 


更多《好好存在》的文章:

 

 

http://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78/87/0010788798_bc_01.jpg&v=5b1674c3&w=655&h=609

《好好存在》作者/汪淑媛
本文經啟示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