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需要治療嗎?尊重、接納它,我們只要溫柔陪伴-《好好存在》
悲傷需要治療嗎?尊重、接納它,我們只要溫柔陪伴-《好好存在》
悲傷者會慢慢看見自己的生命在呼喚他的注意,也終會看見周圍很多生命在對他招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7/17
瀏覽數 14,105

作者/汪淑媛
愛是生命活水,沒有了愛,什麼也不是,好像生命活水乾枯一般。
父母、伴侶、子女之愛最是強烈,是活水源頭。然而,個體化發展,對自己本身的愛,其實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心靈活水。只是遺憾的是,如何探尋個人內在活水能量,在我們的社會是被忽略的。
二十多年前我開始學習靜坐,讓自己身心安定下來。體驗到若能安靜地坐穩坐好,就能感覺到存在的愉悅,覺得自己被愛被祝福。這時刻的我,與周圍的一切有了連結,一種無條件的愛在我與他者之間穿梭,我感恩一切,由衷為天地萬物祈福。
有著這種體驗之後,慢慢發現專注、安靜地從事普通的日常活動,不一定要靜坐,也會有這種感覺,即使是獨處,也不覺得自己是孤單一人。但這也是要常練習的,因為悲傷的力量非常巨大,一不小心就會襲擊,進而攻城掠地。
減緩悲傷之痛最好的方法是發現新的連結,恢復愛的感覺。有些人生命活水的源頭好幾個,可能同時與家人、愛人、朋友、工作、以及與自己之間,都有親密的互動,比較能承受不得不面對的失落。
有時,所失落的是無可取代,就留一些空間時間與悲傷共處也無妨,存活於世,本是日升日落,生死交錯。
有同學問,那悲傷要不要治療? 我想這得看狀況,如果因悲傷而不能吃,不能睡,不能正常工作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影響了身體,影響了工作,影響了人際,那可能是很深的受傷,需要療傷的。
(圖片來源:freestocks.org on Unsplash)
但基本上,我並不覺得悲傷是病態,無須刻意去治療。悲傷是人類情感的一部份,應該尊重與接納,不應強制摒除或壓抑,讓悲傷自由,靜靜地陪伴等待,也許是比較好的對待。
悲傷者會慢慢看見自己的生命在呼喚他的注意,也終會看見周圍很多生命在對他招手。
沒有人喜歡被決定應該悲傷的程度、應該悲傷的時間,感覺是不能勉強的,就像我們不能要求他人的愛一樣,也無法強迫自己去愛不喜歡的人。
感覺本身是有其主體性的,每個人也都有主觀感覺,與他人不盡相同,最好還是多尊重自己,別問別人怎麼想,而陪伴的人也要識相一點,避免以建議或要求的語氣企圖止住他人的悲傷。
奮力活著,幾乎是所有生命的本質,只要安靜下來,就可以感覺到脈搏的跳動,胃的飢餓感,渴望新鮮空氣的心肺,喜歡走路的雙腳,很想出任務的完美雙手,好奇愛思考的聰明大腦。
悲傷的時刻,或許一時間無法與人連結,卻可能與天空雲彩、日月星辰、動物、花草、風聲雨聲、香氣、食物的味道、夢境等產生親密的連結,就像植物的根自然往水源處伸展,朝向著太陽長高一樣,旁人只要在一旁溫柔等待守候,無須介入太多。
繼續閱讀:
1. 當親人離世, 陪伴你走出悲傷:21本療癒書籍,帶來勇氣與力量
2. 悲傷就像一杯水,記得有時要倒掉它
更多《好好存在》的文章:
《好好存在》作者/汪淑媛
本文經啟示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