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打擾別人」也是種人生智慧, 年紀到了,請多結交「老來伴」-《酷老樂活》
「偶爾打擾別人」也是種人生智慧, 年紀到了,請多結交「老來伴」-《酷老樂活》
很多人都忽略了,大大人不但「親情資產存褶」需要及早儲蓄,「友情資產存褶」也應儘快存些老本。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4/12
瀏覽數 27,441

作者/吳娟瑜
「老來伴」在新世代裡並不只是枕邊的另一半。建議把家族中的親人,尤其年輕一代姪甥輩都納入,老同學、社區教室的同學、同事也都可以列入。
老來伴越多,生活會更加多彩多姿;老伴的年齡層越低,吸收新知的機會增加,身體動能也會相對提高。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去打攪他們吧!」是一般長輩的想法,其實「偶爾打攪一下」也是人生的智慧哲學。
我的七舅已高齡84歲,住在美國邁阿密,每天游泳,到他的Motel上班,每年安排二至三次海外旅遊;一年總會打一到兩次電話給我們這些外甥、外甥女。
每回接到電話總是對我們的關心和鼓勵,儘管戴著重聽器的他拉開嗓門說些重覆的話,聽起來就是歡喜且受益。他和七舅媽返台時,我們也很開心地接待他們,大家夥兒到餐廳歡聚真是其樂融融。
七舅正是把我們這些晚輩當成老來伴,多年下來我也開始學習這樣的作風, 將姪兒、甥兒納入日常關心的對象;家裡的Coobie 和Ricky 自然不在話下,電影院、健身房、森林公園都是和他們結伴活動的好去處哩!
很多人都忽略了,大大人不但「親情資產存褶」需要及早儲蓄,「友情資產存褶」也應儘快存些老本。
不管處於人生哪個階段,下列十項「友情資產量表」都值得自我省思:
1. 同學的邀約儘可能出席
2. 每週透過電話或Line 或FB 私訊至少關心兩位舊識
3. 至少參加兩個Line 群組
4. 主動安排親友的慶生活動
5. 組團揪伴外出旅遊
6. 親友身體微恙,適時暖心問候
7. 樂意出席親友邀約的各式活動
8. 晚輩前來請教人生困惑,給予絕對分享和支持
9. 若有新鮮的學習或娛樂心得,記得分享給周邊親友
10. 情緒低落不適,至少有三到五位可以傾聽心聲的親友
(圖片來源:pixabay)
以我為例,生活秩序第一優先是照顧自己;其次為照顧家人;第三順位才是關照朋友們。
因演說、電視、電台的通告仍不少,忙起來難免顧此失彼,第2項、第3項和第5項因而尚未徹底實踐;足見我的「友情資產」仍有改善空間。親愛的朋友們,規劃自己的「友情資產」永不嫌遲,開始行動吧!
繼續閱讀:
1. 人生下半場,先做好「不小心活到120歲」的心理準備-專訪吳娟瑜老師
2. 老了要怎麼交好朋友?關鍵在於「不依賴」-《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
更多《酷老樂活:吳娟瑜給大大人的10堂幸福課》的文章:
《酷老樂活:吳娟瑜給大大人的10堂幸福課》作者/吳娟瑜
本文經出色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