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準確預測人生最後一刻 生命就可以善終好好走

當AI準確預測人生最後一刻 生命就可以善終好好走

過去的慣性,因為考量病患家屬對治療的期待,多數醫師在預測臨終時間時,往往比較樂觀,但卻可能造成預測失準,導致醫師與病患家屬間的衝突。有了AI的協助,就能減少類似遺憾的發生,同時促進醫病關係。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03

瀏覽數 19,337


 

整理撰文/YENYEN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60天或是30天,你會怎麼安排生命最後一段旅程?

 

生命總會有走到終點的時候,但如果能確切的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天,對於人生我們是否會有不一樣的安排?如果知道親人何時離去,是否就可以減少一些遺憾?

 

隨著高齡化人口攀升,社會對於「死亡」的討論也越來越開放,很多人都希望,可以為自己的最後一哩路做妥善安排,比如:跟至親朋友道別、做自己想做卻還沒完成的事、回到故鄉等。討論自己想要的善終方式,是生命走到終點時最好的祝福。

 

但根據美國統計研究指出,雖然有高達八成的美國人希望在家裡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卻有六成是在醫院中去離開的。顯示想用自己希望的方式善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設可以知道自己到底還剩多少時間?就能把握每分每秒,為自己做最好的安排。
 

善終

(圖片來源:pixta)

 

幸好,這樣的願望隨著AI智慧系統越來越成熟,的確有實現的可能喔!

 

美國史丹佛大學,開發了一款「預測死期」的AI系統。它根據將近200萬名成人和兒童患者的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加上相關的醫學診斷資訊,包括:診斷說明、在醫院的天數、施行的各種治療、醫療處方等,得到一個大數據統計資料。再透過數據收集與系統自主學習機制,來預測病患具體的死亡時間。

 

研究團隊表示,這套AI系統收集了從發現病症到十二個月內死亡的病人數據,他們利用這些數據訓練AI,讓它可以模仿人類大腦神經元的組織方式,因此可以判斷患者3~12個月內死亡的機率。

 
 

過去的慣性,因為考量病患家屬對治療的期待,多數醫師在預測病人的臨終時間時,往往比較樂觀,但卻可能造成預測失準,導致醫師與病患家屬間的衝突。不少家屬跟病患,因為來不及把握相處時間,而心有遺憾。有了AI的協助,就能減少類似遺憾的發生,促進醫病關係的和諧。

 

這套AI系統,除了提高臨終時間的預測準確度,還能計算出患者接受安寧治療的最佳時機,有助於醫師判斷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而對病患來說,更可以減緩臨終前受病痛折磨的程度,家屬內心的煎熬想必也會緩和許多。

 

AI人工智慧

(圖片來源:istock)

 

而且它的預測準確度已高達90%,只要收集更多大數據,就可以再提升準確度。目前,已經有機構在審查該套系統,看看是否能實際應用在個案上了。

 




繼續閱讀:

 

1. 許禮安:老人不願意談論死亡?其實是你的偏見

 

2. 用愛說再見-讓兒童了解死亡的必讀11本繪本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