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長輩請小心!AI偽造技術發達,詐騙手法更加逼真!
【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長輩請小心!AI偽造技術發達,詐騙手法更加逼真!
因為長者防範意識及對新興詐騙手法不熟悉,容易因獨居寂寞,渴望交流,或是擔心家人安全,聽到親人求助難以求證就信以為真而受騙,因此提高防騙意識和教育,多關心長者需求,都是預防的關鍵。
星展基金會
2024/10/13
瀏覽數 4,613

文/星展基金會
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有人開始惡意使用這些技術進行詐騙。例如,只需要取得短暫語音檔,就能利用深度學習合成出極為逼真的模擬音。臉部特徵也可以被擷取、合成,使詐騙影片更加真實。除了合成聲音和臉孔,AI技術也能製造假消息、假文件,以騙取受害者的信任。尤其是針對年長者,製作假公文或電子郵件,讓他們誤以為真,進而洩露個資或轉移資產。世界各地已經發現,詐騙集團開始運用AI技術手法犯罪。我們每個人都應提高警覺,小心處理陌生人的聯繫,避免上當受騙。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也應立即向警方求助。
▍為何長輩更容易遭到詐騙?
因為長者防範意識及對新興詐騙手法不熟悉,容易因獨居寂寞,渴望交流,或是擔心家人安全,聽到親人求助難以求證就信以為真而受騙,因此提高防騙意識和教育,多關心長者需求,都是預防的關鍵。
✔ 情境舉例1:戀愛詐騙
利用長者的孤獨感和渴望情感來建立信任關係,並透過網路交友平台或社交媒體與他們接觸。他們會杜撰一些虛構故事和虛假的身份來吸引老人注意,創造一種只有我懂你、你懂我的虛幻愛情故事。
而這些詐騙集團的目的通常是詐騙老人的金錢或個人資訊。他們將運用各種方式,包括虛假的緊急援助要求、投資詐騙、假冒身份等。看準老年人對網路和數位技術的了解不多,如果子女或身邊親朋好友沒有注意到的話,就很容易受到詐騙者的欺騙。
✔ 情境舉例2:詐騙集團冒充長者女兒,要求匯款
電話接通後,詐騙集團自稱是長者的女兒,先跟長者閒話家常,接著表示自己剛換新門號,要長者變更通訊錄,隔天對方又用相同號碼來電,表示臨時需要大筆資金周轉,過幾天就還錢,長者不疑有他,便匯款到對方提供的帳號,匯款後想回電關心女兒狀況,電話卻怎麼也打不通,等到透過其他電話找到女兒本人後,才發覺自己遇上詐騙。
▍如果遇到疑似詐騙,應如何分辨及查證?
1. 如果沒有見到本人,視訊通話、照片、影片等皆有可能是詐騙。
2. 就算在視訊通話中看到和聽到熟悉的人,也不代表對方就是本人。
3. 切勿按照對方指示操作ATM或網路銀行,也不能未經查證對方身分就提供個資,包括銀行和郵局帳號、信用卡號、地契、房契等文件。
4. 不論是接到電話、視訊電話、收到電子郵件,請先記下對方的身分及要求,切勿馬上配合。
5. 如對方自稱某位親友,可以詢問一些兩人才知道的事情,以測試是否為本人。
6. 如對方自稱某機關(政府、金融機構等),可以於結束通話後致電該機關查證。
7. 不要提供自己的個人資料及相關財務資訊,如銀行帳號、密碼、身分證字號等個人資料。
8. 撥打警政署「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將由專人研判是否為詐騙事件,也讓警方可以協助偵查。
▍結語
隨著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與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幅降低製作仿造內容的難度,不僅偽造時間縮短、技術獲取門檻亦變低。在AI來臨的時代,民眾遇到親友或陌生人以影片或電話請求借錢或威脅匯款時,應以其他方式聯繫當事人,以多方聯繫管道或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才能避免AI科技造成的危害或財產損失。
繼續閱讀:
1. 【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眼見不一定為真:識別AI時代的詐騙手法
2. 【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台灣銀髮長者面臨的常見詐騙手法解析與防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