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禮安醫師:走一段無悔的人生,你需要的是靈性陪伴(三)臨終最需要的是什麼?

許禮安醫師:走一段無悔的人生,你需要的是靈性陪伴(三)臨終最需要的是什麼?

臨終病人可能沒有辦法表現,也不願用言語說明,所以照顧者與醫療團隊需要留意其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

許禮安 醫師

2017/05/24

瀏覽數 31,848


靈性
(圖片來源:pixta)
 
 

▍  臨終最需要的是滿足靈性的需求
 
很多宗教都認為,臨終階段是修行的最後一個階段。例如:佛教禪宗的七日禪修,叫「剋期取證」。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天,不管有沒有開悟都會死,你要不要想辦法開悟?我們都覺得自己還有數十年可活,因此不用著急,所以永遠不可能開悟。臨終病人知道自己生命有限,最有機會開悟。
 
▶ 走一段無悔的人生,你需要的是靈性陪伴(二):痛苦來自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經驗

靈性需求可以從非常明顯到完全無法測知,需要專業人員協助以了解病人的困擾並尋求解決之道。靈性需求被滿足以後,病人最後才有可能帶來希望與祥和。
 
「靈性困擾」首先不要把它當成「靈性問題」,當你說「問題」表示你認為它不對,那就要去找解決方案、去想辦法解決,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踢到鐵板,因為沒辦法解決。
 
臨終病人可能沒有辦法表現,也不願用言語說明,所以照顧者與醫療團隊需要留意其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
 
臨終
(圖片來源:pixta)
 
當沒有臉部表情、肢體語言的時候,有時候需要訓練我們的感應能力,我沒有這種特異功能,可是我常希望有些志工可以練到深度陪伴。很多志工最喜歡去陪可以聊天的病人和家屬,這對志工的生命成長不大。
 
真正最困難的是病人昏迷而且沒有家屬。很多人誤以為病人已經昏迷就不用陪伴,你如果願意常在昏迷的病人旁邊坐著練功,到有一天你可以知道他現在是什麼樣的感受、處境與狀態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你靠近昏迷的病人,第一關要調整自己的狀態跟他一樣,你帶著健康的狀態去,一定接應不到他,至少要跟他的呼吸速度一樣。他是什麼病,你就想像一下你也是什麼病,很多人連想都不願意。
 
西藏密宗有一種「頗瓦法」,不要隨便練,因為要把別人不好的東西都吸到我這裡來,把我好的能量通通轉給他,所以練的人都是不正常。
 
為什麼?正常人希望好的都來我這裡,不好的送別人,「頗瓦法」剛好相反,把不好的通通吸到我這裡,由我來承受,把我好的轉給他,這個才是真正去接應靈性的方式。
 
去陪伴末期病人的時候,他身上開放出來的態度,你可以感受到安詳自在,感覺到病人周圍有光圈。
 
安寧
(圖片來源:pixta)
 
可是,當我講「有光圈」就是騙你,因為後來就有人問:「許醫師,那個光是不是七彩的?」你是看到彩虹嗎?那是「不可見光」啦。你要直接去旁邊做陪伴,跟你用嘴巴講沒用。
 
 

▍   靈性需求不能光靠宗教與傳教
 
我說「醫療的極限,就是人文的開端。」「人的極限,就是神的開端。」靈性需求不等於宗教,靈性照顧不是在傳教,千萬不要一直去傳教。
 
我民國84年8月在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受訓一個月,有位大學女教授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五十多歲就肺癌末期。學校的佛教社團是她創辦的,她說:「我替佛教做那麼多事,結果還讓我肺癌末期!」從此不准別人跟她談佛教,還禁止師父和信眾來看她。
 
你想一下,這時候可不可以趁虛而入,你是基督徒,去跟她講:「佛教不好,我勸你改信基督教。」有沒有效?她隔沒多久就會發現基督教一樣「無三小路用」(台語),你很快會讓她「造口業」罵基督教。其實一般人的宗教信仰都是「有所求」,但是佛教說:「有所求就沒有功德」,因為動機不純正。
 
陪伴
(圖片來源:pixta)
 
我民國95年在署立花蓮醫院開辦安寧病房,曾經有位女病人是子宮頸癌末期,她和老公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她的兄弟姊妹都不是佛教徒,因此他們得到的結論竟然是:「你們家就是信佛教,才會有這種結果。」
 
末期病人都說:「我又沒做什麼壞事,我又不是什麼壞人」,因此我都說:「好人才會得癌症。」
 
大部分台灣人都是「拜拜求保佑」:拜一點點東西,就希望保佑我兒子考狀元、保佑我老公賺大錢,你作夢!如果拜拜投資報酬率那麼高,大家都不要工作,都去拜拜就好。
 

法鼓山聖嚴師父腎臟癌圓寂,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肺腺癌死亡,難道他們沒有替佛教和天主教做很多事嗎?為什麼沒有得到保佑?我替自己的宗教做的事難道會比這兩位多嗎?那我憑什麼可以得到保佑?
 
宗教
(圖片來源:pixta)
 
我們必須尊重病人本身的宗教信仰,探索其原本認知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系統,了解其過去的思想與行為,引導面對受苦的原因、建構死後之世界並尋求「生命」的解答。
 
有人說:「宗教是到達靈性彼岸的橋梁,可是大多數人都只停留在橋上。」佛教的說法是:既然已經渡河,就該捨去竹筏,而不是還一直把竹筏揹在身上。
 
 

▍   宗教信仰是全然信靠與臣服
 
我有位護理師朋友,每次上班快遲到的時候,如果剛好醫院旁邊有個停車位,讓她趕得及停好車跑去打卡,她就會講:「噢!上帝好愛我。」
 
我說:「錯!上帝如果愛妳,就讓妳找不到停車位,停很遠然後跑來打卡還來不及,這樣妳才會警惕下次要早一點出門。」請問:「是你要按照上帝的旨意,還是上帝需要按照你的旨意?」
 
信仰
(圖片來源:pixta)
 
很多信徒禱告說:「上帝,請按照我想要的給我」,這時候上帝就變成你的僕人,為什麼你會說他是你的主呢?
 
我兒子讀天主教幼稚園,每次要戶外教學,老師就會帶小朋友禱告:「主啊!明天請賜給小朋友好天氣」。隔天好天氣就感謝主:「感謝上帝喜愛小朋友,賜給我們好天氣」,我都覺得很好笑。
 
你希望有個好天氣的時候,有人希望下雨,賣雨衣、雨傘的不是希望下雨嗎?所以上帝是比較愛小孩而討厭賣雨傘的人嗎?上帝只愛我,那就表示別人都是上帝不喜歡的人,這樣偏心還能算是上帝嗎?
 
靈性需求
(圖片來源:pixta)
 
到底你的信仰是不是純正而無所求的?還是你其實處在交換條件的認知,這個宗教必須如你所願你才信?很抱歉,宗教不可能滿足所有信徒的交換條件。
 
當宗教有交換條件,例如中古世紀歐洲有「贖罪券」的制度,所以有錢人花錢買贖罪券,把所有的罪都贖掉就可以上天堂。這是宗教敗壞的開始,宗教變成金錢買賣,窮人永遠都不可能上天堂,這樣是不對的。
 
所以你的宗教信仰要想清楚,宗教信仰是一旦信了,給我什麼樣的遭遇,我都毫無怨言的照單全收,你可不可以做得到?(未完待續,
請見>>走一段無悔的人生,你需要的是靈性陪伴(四)
 
 

 推薦閱讀:

1. 靈性的內在力量與生俱來,人人本具


2. 少即是多,心靈的富有比物質的擁有更重要

3. 別再聊安樂死了,你聽過安寧嗎?安寧是對生命「自然死亡」的尊嚴照顧



關於作者許禮安醫師

點此了解許禮安>>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許禮安 醫師

許禮安 醫師

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

我當醫師 26 年從事安寧療護 22 年! 希望建立安寧療護的資料庫! 手機 0955-784-748 是 24 小時開機的安寧諮詢專線 e-mail 是 an0955784748@yahoo.com.tw FB 請搜尋-許禮安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