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疾病的壓力」?醫師傳授兩方式,讓家人一起面對-《照顧父母》
如何處理「疾病的壓力」?醫師傳授兩方式,讓家人一起面對-《照顧父母》
光是疾病本身,就會給照顧者帶來很大的壓力,例如不知道疾病的進程、對於後續的處理與治療不清楚、不曉得治療成功的機率有多大、不曉得還要治療多久、要怎麼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或者是面對親友們的詢問與建議,要如何因應?
寶瓶文化
2016/10/11
瀏覽數 29,199

● 最重要與關鍵的是,要能夠「溝通」出其他人可以輪流替代主要照顧者的時間,讓主要照顧者每天與每週都有「固定」的休閒時間。
當長輩生病時,照顧者在精神上會承受什麼樣的衝擊?心態上要如何調適?才能減輕心理上的負擔?
(圖片來源:pixabay)
當知道親人生病,而需要擔負起照料的責任時,一般人都會感到惶恐、緊張、焦慮與不安,不曉得接下來該怎麼辦。
仔細探究起來,這些負面情緒的形成都與壓力有關,特別是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要一個人突然面對這些壓力,難度真的很高。
來自疾病的壓力
光是疾病本身,就會給照顧者帶來很大的壓力,例如不知道疾病的進程、對於後續的處理與治療不清楚、不曉得治療成功的機率有多大、不曉得還要治療多久、要怎麼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或者是面對親友們的詢問與建議,要如何因應?
處理方式一:照顧者不要怕問醫師問題
當遇到與疾病有關的問題時,最簡單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問題一條一條的寫下來,然後與醫師討論。
通常在醫師解釋後,很多疑惑都可以獲得解決。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當自己知道的越多,心中有個底,越不會緊張與害怕,所以不要怕問醫師問題,對於親人的疾病,無論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問醫師。
處理方式二:請醫師召開「病情說明會」,向所有家屬說明病人病情
如果兄弟姊妹或親戚很多,每個人的意見都不一樣,不知道要怎麼做決定,該怎麼辦?可以與醫師約時間,由醫師向全部的家屬解釋。如果病人方便,也可以一起聽。大家一起聽,一起討論,有問題,當場提出來,由醫師解答。
根據我的經驗,在「病情說明會」後,不同的意見都可以獲得整合。家人們對於病人的後續治療,也會有比較一致性的看法。
如此一來,照顧者就不用獨自煩惱接下來要怎麼辦,也不用承擔親友們過度關心所帶來的壓力。
更多《照顧父母》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 你是積極照顧病人的家屬嗎?有時責任不在你,不用全都扛在身上
◆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父母對於健康食品來者不拒,該怎麼辦?
◆ 跌倒卻併發心臟衰竭?讓人一病不起的骨質疏鬆
◆ 老人家喜歡屯積各種藥品、胡亂服藥,要如何說服他們去醫院就診?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