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林靜欣致瓊瑤的公開信:鼻胃管≠插管破除鼻胃管9大迷思


      

語言治療師 林靜欣        

68030 人瀏覽

作家瓊瑤日前在臉書公開發表貼文,表示不捨夫婿平鑫濤因失智、中風,承受插管之苦,甚至因此與3名繼子女意見相左。到底插管跟鼻胃管的差別在哪裡?裝上鼻胃管之後,是否就不能拔下呢?

文/林靜欣

因為作家瓊瑤的關係,鼻胃管的議題頓時得到很多民眾關注,但也同時衍生出很多迷思和謠言,而有些迷思甚至是從一些醫事人員的口中說出。

因為曾經是還珠格格的忠實觀眾,關於鼻胃管的迷思,就算山無稜天地合都必須說清楚。



 一一破除,關於鼻胃管的9大迷思

1.別再誤會啦!鼻胃管≠插管營養需求vs呼吸需求差很大

鼻胃管不等於插管,一個要營養,一個要呼吸,緊急性和功能都差很多。
而且不管哪一種管,都不會插了就再也不能拔除。

2.改善進食困難,不只鼻胃管

鼻胃管被指出,會引起強烈不適感、增加胃食道逆流、食道潰瘍、吸入性肺炎(1)、延長吞嚥速度和咽部吞嚥反應等影響(2),所以台灣也有語言治療師和醫師「依適用性」會推薦經內視鏡胃造口手術。

胃造口手術,顧名思義,就是
在病患腹上打洞通至胃壁,再將灌食管接到胃部直接灌食
無上述鼻胃管所引起的不適,或脫落問題,也更加美觀,特殊需求下也有空腸造口手術。

但即使是普遍認為,醫療技術更加先進的歐美國家,也還是有在使用鼻胃管,因此
不論是哪一種經管進食,只要經專業醫師判斷與病患意願的考量,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

不過,台灣長期用鼻胃管的人多了一點,主因在於歐美國家當初先有技術,且台灣早期胃造口手術,不在健保給付項目內(需自費6,000~8,000元)病人普遍選擇較便宜的鼻胃管。

儘管2009年11月後,胃造口手術已納入給付,
但台灣民情難以接受在「肚子上開洞」導致胃造口在台灣不如歐美普及。

 
鼻胃管
(圖片來源:pixabay) 
 

3. 鼻胃管對吞嚥障礙的幫助

鼻胃管不是十惡不赦的壞東西,像是對於經評估後,認為幾週內可以進食,並摘除鼻胃管的吞嚥障礙患者來說,鼻胃管的置入和移除手續比較簡單,也不需要麻醉。
(3)

4. 不論鼻胃管或胃造口目的在防止患者營養不良,非用一輩子

鼻胃管當然很不舒服,胃造口也仍會有胃食道逆流的風險和照顧上的負擔
(3)
不管選擇哪一種經管進食,它們的發明都不是希望讓你用一輩子,「不會用了就拿不掉」,也「不會防止吸入性肺炎」(仍然可以吸入充滿細菌的口水或從胃逆流的食團)(4),只是希望在食物進不到食道還跑去呼吸道當異物的期間,患者不會營養不良、不會脫水,少點東西掉進肺裡。

 
陪伴
(圖片來源:pixabay) 


5.什麼時候可以拿掉鼻胃管正常吃飯?

當能「維持口腔衛生和「使用安全的吞嚥方式時,就是不會持續吸入性肺炎,而且還可以吃飯的那天。

6. 經管進食只是輔助

想要安全的吞嚥,就要積極而配合地接受吞嚥治療,經管進食主要目的只是維持營養,過程中仍然可以進行適當的吞嚥訓練;用進廢退,最好的吞嚥訓練就是吞嚥。
 
進食
(圖片來源:pixabay) 

7. 經管進食在維持患者營養上仍有所限

重度失智症患者來說,經管進食不一定會達到他預定的效用;當重度失智者已經到了沒辦法進食的階段,如果患者本身沒有在還能溝通時表明意願,家屬或醫師常會試著用經管餵食維持營養,希望能延長壽命或減少肺炎等,但此類患者者常因為有腹瀉、管路阻塞、自行拔管等情形,並沒有補充到足夠的營養(5)

經管餵食亦無法防止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因此鼻胃管或胃造廔口進食對重度失智症患者來說,並未證實有期望中的效果。(6)


8.到底要不要裝鼻胃管?諮詢專業意見,尊重患者意願

對於不同疾病、不同年紀、不同身體耐受度、不同照顧品質、不同環境、不同配合度、不同個性、不同心情⋯⋯各種不同的情形,「安全」和「生活品質」有不一樣的定義,
因此對於是否要裝鼻胃管?個人的意見很重要,照顧者的意見很重要,專業的意見也真的很重要,就路人的意見最不重要。
 
9. 吞咽障礙誰評估?

叫「語言言語吞嚥障礙治療師」會太饒舌,所以口咽部吞咽障礙的評估與治療法定是由「語言治療師」執行
(7),同時可諮詢不同專業的協助和意見。


 
本文經語言治療師林靜欣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推薦閱讀:

【特殊營養照護】認識流質飲食

【照護技巧】長期照護,更需要做好口腔護理

專欄作家|林靜欣

點此了解林靜欣>>
 

   參考資料
  1. Gomes, G. F., Pisani, J. C., Macedo, E. D., & Campos, A. C. (2003). The nasogastric feeding tube as a risk factor for aspiration and aspiration pneumonia.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 6(3), 327-333. doi:10.1097/01.mco.0000068970.34812.8b
  2. Huggins, P. S., Tuomi, S. K., & Young, C. (1999b). Effects of nasogastric tubes on the young, normal swallowing mechanism. Dysphagia, 14(3), 157-161. doi:10.1007/PL00009598
  3. Groher, M. E., & Crary, M. A. (2016). Dysphagia: Clinical management in adults and children (2nd ed.)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4. Langmore, S. E., Terpenning, M. S., Schork, A., Chen, Y., Murray, J. T., Lopatin, D., & Loesche, W. J. (1998). Predictors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How important is dysphagia? Dysphagia, 13(2), 69-81. doi:10.1007/PL00009559
  5. Kaw, M., & Sekas, G. (1994). Long-term follow-up of consequences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tubes in nursing home patients.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39(4), 738-743. doi:10.1007/BF02087416
  6. Gillick, M. R. (2000).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ube feeding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ementi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2(3), 206-210. doi:10.1056/NEJM200001203420312
  7. 語言治療師法(民 97年 7 月 2 日)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語言治療師    鼻胃管    灌食    長期照顧    胃造口    瓊瑤    林靜欣    插管    吞咽障礙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肺癌治療 重點解說
2前進日本長照 當看護變成機器人,已...
3肺癌第四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4不需太堅強,我們願意聽你說話!照顧者...
5退休住「養生村」好嗎?入住先看4件事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