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營養照護】認識流質飲食

【特殊營養照護】認識流質飲食

如果還擁有咀嚼跟吞嚥的能力,請盡量讓患者從嘴巴進食,但若有嚴重吞嚥困難或是其他因素,例如消化道疾病而無法由口進食的患者,仍舊必須選擇流質飲食。

趙光鹽

2016/05/30

瀏覽數 61,764




整理撰文/趙光鹽
 

流質飲食
(圖片來源:pixta)

 

人在邁入老年後,可能會因為牙齒掉落或疾病(例如中風、癱瘓等),而引起的咀嚼與吞嚥的困難,或是因腸胃功能異常而無法正常進食,經常會因此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


我們整理這篇文章,主要就流質飲食做基本的介紹,希望對照顧者在飲食的準備上,能夠有所幫助。


依據食物的質地,可將飲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普通飲食 Normal Diet 
  • 軟質飲食Soft Diet 
  • 切碎飲食 Ground Diet 
  • 泥狀飲食 (Purée Diet)
  • 半流飲食 Semiliquid Diet 
  • 全流質飲食 Full Liquid Diet

 

提醒您,即便是進食困難的患者,如果還擁有咀嚼跟吞嚥的能力,請盡量讓患者從嘴巴進食但若有嚴重吞嚥困難或是其他因素,例如消化道疾病而無法由口進食的患者,仍舊必須選擇流質飲食。 


患者要採用哪種飲食方式,建議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過後再做決定,並且在食材的選擇上,也須留意患者一日所需的熱量跟營養素,避免造成營養不良或有脫水的情況發生。
 


 

  ▍  熱量怎麼算,飲食準備的標準該怎麼評估呢?


步驟一:了解每日熱量攝取標準


根據衛生服務部國民健康署每人每日熱量計算,應視理想體重及日常活動型態來做計算,以身高 160 公分,體重 65 公斤,行動較不便的個案為例:


1. 計算理想體重


BMI=體重/(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 65/(1.6 (M)×1.6(M))=25 →屬體重過重。
 

製表者:愛長照編輯部

 

2. 計算每日應攝取的熱量 


依照患者的活動量,體重乘以表格內數字後可算得每天應攝取的熱量。

⇒20~25大卡*65 公斤 →每天攝取熱量應在 1,300 至 1,625 大卡之間。
 

活動量  

實際體重<理想體重10%以上

正常體重

實際體重>理想體重10%以上

臥床

30

20~25

20

輕度活動量

35

30

20~25

中度活動量

40

35

30

重度活動量

45

40

35

 
 
 

步驟二: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


(圖片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計算好熱量後,每日的飲食六大類食物皆須均衡攝取,以下圖表提供給您準備餐點時的參考:


製表者:愛長照編輯部
 

另外提供給您線上食物卡路里計算小工具


自己準備食材雖較為麻煩,但較能符合個別的需求,家屬可以斟酌選擇。


 

 少量多餐 消化負擔更 EASY~~


老人消化較為緩慢,為了讓食物良好吸收,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行,將三餐變為五餐。如果您選擇的是市售的管灌產品,因配方種類繁多,建議由專業的營養師依患者的狀況給予選擇上的建議。


長期需要灌食的長者若有經濟上的考量,也可選擇用天然食物來自製灌食配方,如糙米粉、黃豆粉、酵母粉、奶粉以及蔬菜、肉類、米飯等食材交替使用,一樣可以獲得均衡完整的營養。


每項食物建議分開處理,用食物調理機加入適量的溫開水及鹽巴調味打勻,將殘渣過濾去除後即可進食(或灌食)。
 

(圖片來源:Matt_Weibo-flickr)
 

每日進食量約為 1,500~2,000c.c,每 3 小時進食 250~300c.c(管灌者最多不超過 350c.c)。


若患者為管灌飲食,記得再灌食前須反抽鼻胃管,檢查上一餐消化的狀況,反抽物小於 100c.c 則可繼續灌食;但如果大於 100c.c,則需先將反抽物灌回(因含消化液),暫不灌食;等 1 小時後再進行反抽,若反抽物小於 100c.c 則可繼續灌食。


假如反抽物的顏色為鮮紅色、咖啡色、暗綠色(非食物本身的顏色),則不可將反抽物灌回,應盡快帶這長輩,連同反抽物就醫查看是否有腸胃道出血的狀況。

 
 

** 小提醒:
 

  • 由於管灌飲食的營養成份高,容易造成細菌繁殖,所以製作好的成品應放置冰箱冷藏,冷藏時間不可超過24小時。
     
  • 流質飲食無論在營養素、食物的外觀與味道皆不如一般食物完整,若家中的長輩狀況屬於可逆時,建議可視情況漸進式訓練,從流質進到半流質、泥狀、甚至是軟質飲食,但仍然要以長輩能接受,且不造成消化問題或是嗆到為原則。
     
  • 食物質地的改變建議還是須要與醫師及營養師共同討論,盡可能地幫助長者恢復正常飲食。
     
  • 每位患者的進食困難點不同,在食物處理和進食方式上也會有相對應的差異,我們應該先了解患者的情況,再選擇對他們的健康及身體狀況來說最好的決定。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馬偕醫院營養部
奇美醫院營養科

 

 



趙光鹽

趙光鹽

護理師

未來我們都會老,良好的老年生活取決於健康的生活態度, 現在了解如何照顧長輩,將來更懂得避免落入長照狀態。 護理師經歷:內科5年臨床照顧經驗。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