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智長輩經常裡外不是人?你需要把握「三心二意」原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吳建良/台南報導
「明明才吃過,都說沒吃,一天到晚這裡痛那裡痛,檢查半天也沒病,真是折磨人」。家有失智症患者,對於照顧者的折磨,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說的完。但是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什麼都不懂,連大小便也不會,是不是比現在的失智更嚴重,眼前的長者卻還是把屎把尿的把我們拉拔長大。此時的長輩就是需要我們像對小孩一樣哄、一樣逗,「三心二意」的照顧,雖不能醫治但卻可以減緩失智的進程。
80歲的陳奶奶在這些年來,都是由媳婦掮負起照顧的責任。陳奶奶腦力退化日益嚴重,出現許多精神症狀,包括了嚴重的被害與被偷竊妄想,她認為每天辛苦照顧她的媳婦其實是要奪取她的私房錢,甚至不讓她吃飯。遠在外地的女兒來訪,陳奶奶抱怨給女兒聽,女兒認為大嫂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對媳婦產生許多誤解與怨言。媳婦心中有苦難言,感到十分委屈。
衛福部臺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煒斌指出,所謂的「三心二意」指的是「關心、細心、耐心,謝意還有愛意」。失智症是因為神經退化所引起,不論是智能、認知能力、行動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對應「吃了,說沒吃」,可以觀察患者的體重,每週量一次,沒有減輕,就表示飲食正常。如果常常喊這裡痛那裡痛,可以在反應痛感的地方,輕輕按壓,看是不是真的有痛的反應,就可以知道是否為心因性問題或是真的有病灶產生。這些都是要很有耐心和細心才能做到。
洪煒斌醫師指出,目前治療失智症的方法可以分為藥物和非藥物兩種途徑,非藥物治療主要在於營造熟悉的環境,例如多給患者看老照片、聽熟悉的音樂,可以讓患者更有安全感。而藥物治療包括乙稀膽鹼酶和NNDA受體結抗劑兩種;針對因失智而導致極度焦慮的患者,有時也會給予精神疾病治療的藥物,以免讓患者因過於燥動發生傷害。
(圖片來源:pixta)
洪煒斌醫師強調,精神疾病的藥物,會有副作用的出現,一般會使失智症患者使用後不止是行動能力會受影響,藥物內的肌肉鬆弛功能,有時候也會影響呼吸和肝腎代謝,導致患者行動受阻或行動緩慢而發生意外。
臺南醫院失智照護諮詢的專業護理師在聆聽陳奶奶與家屬敘述後,讓家屬理解陳奶奶罹患失智症,是病人,無法和常人相比。請家屬在陳奶奶產生妄想的時候,嘗試轉移她的注意力,並且不要當面直接否定陳奶奶的話。當陳奶奶覺得自己沒有吃東西的時候,婉言告訴她飯菜快要好了,再稍等一下,移轉注意力。當陳奶奶覺得自己的東西遺失,陪她找找看,並且不動聲色地裝作是陳奶奶自己找到的。可以使用療癒性觸摸按摩的技巧,讓陳奶奶放鬆,進而減低對媳婦的敵意。
另外,利用衛教教材,讓其他較少與陳奶奶接觸的家屬瞭解失智症的病程與可能遇到的後續問題,請他們多多給予主要照顧者支持與鼓勵,用諒解代替責備。職能治療師則協助家屬安排相關的腦力復健活動、日間的活動設計安排,延緩陳奶奶的腦力退化。社工師協助家屬找尋社會資源、日間照護中心、病友家屬支持團體,並持續追蹤個案與家屬的狀況。
我們更進一步與民間的失智症協會合作,轉介合適家屬進行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防止主要照顧家屬過勞崩潰。經過持續照護諮詢與追蹤,陳奶奶的妄想慢慢獲得改善,媳婦的鬱悶情緒也慢慢的從家人的諒解中抒發。雖然失智症病程慢慢退步,照顧品質卻是更好。
洪煒斌醫師強調,隨著平均餘命延長,可預期失智症的盛行率同樣上升,但是臺灣在失智照護依舊落後鄰近先進國家。我們仍舊缺乏許多相關的設施,對失智症友善且充分理解此疾病的照護人才仍然不足,我們的社會也對失智症持續有許多誤解與污名,但失智照護諮詢是好的開始。透過失智照護諮詢,提升照護品質,並且讓更多民眾認識失智症,理解它、接納它。
(圖片來源:pixta)
本文經好醫師新聞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如何與失智長者溝通?十項建議很重要!
2. 確診失智症的第一步: 思考如何照顧和要住在哪裡?-《失智就是這麼一回事》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