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訓練很重要!長照2.0中,你需要了解的居家服務


      

語言治療師 梁英男        

53208 人瀏覽

發生吞嚥困難時,要求助醫師、語言治療師,確診後轉介居家復健服務;而帶著鼻胃管回到家中生活的中風長者,也請尋求「照護專員」媒合居家復健,趕快訓練由口安全吞嚥,才能移除掉惱人的鼻胃管,進而降低感染風險、提高生活品質。

 

語言治療師/梁英男

 

吞嚥好不好 對於中風長者很重要!

吞嚥好不好 對於中風長者很重要!

吞嚥好不好 對於中風長者很重要!!!

 

為什麼要重複三次呢?

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但為什麼吞得好不好,對中風長者很重要呢?

因為吞得不好,很容易因為引起的「肺炎」而提早離開家人。

另外一個部分是吞得不好,就需要鼻胃管的介入,從此沒有了吃的樂趣以及享受,對於生活品質的影響非常的巨大。

 

更重要的是,吞得不好,又要求一定要從口進食的長者,進食一餐可能須需要花費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不等的時間;對於照護者的時間以及肺炎的風險,負擔都相當的可觀。

 


 

▍不要忽略長者因「肺炎」而往生

根據國人死因調查,腦中風蟬聯了三十年「榮登」第一名。由於醫學進展,因腦中風而往生的人口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肺炎。從民國105年總共有12212人因肺炎而往生,榮登十大死因的第三位。

腦中風跟肺炎之間的關聯性為何呢?

統計結果顯示:在急性期的腦中風病人,有百分之三十會死亡,而存活中的百分之十五能夠完全復原;其餘的會有輕重不一的神經後遺症。而將近七成的
中風患者,在急性期會有吞嚥困難的現象,而成人肺炎的病因中,吸入性肺炎常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十大死因

(圖片來源:photoAC)


文獻上認為,吸入性肺炎佔了長期照機構感染的13%~48%,同時也是中風合併吞嚥困難病患死亡的最常見原因(還是缺乏直接的統計數字佔了多少比率)。

面對死神的威脅,中風長者的吞嚥能力,是需要我們共同重視的一環!

 

這也是在全世界都很重要的照護議題-- 全球每年約有4.5億人(全球人口的7%)罹患肺炎,每年約4000萬人因此死亡。

 

當了解此議題的重要性之後,不禁還是要問:那要怎麼樣,才能改善中風長者的吞嚥問題呢?

 

我們先來定義,吞嚥的問題包含哪一些?又有哪些專業人員能夠提供服務?

 

【什麼是吞嚥障礙?】

舉凡因為構造、功能、心因性的起因,而造成進食、咀嚼、吞嚥過程中的任一環節,無法吞嚥、營養攝取不足、引發嗆咳,造成體重下降、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等後果,都屬於吞嚥障礙的範疇。

 

從這樣的定義延伸出來,介入的團隊應有:

 

很多家屬看完這些訊息,應該都投降,吃飯有這麼困難嗎?真的有這麼多的服務,能夠讓我們的爸媽都吃飯皇帝大嗎?
 

吞嚥障礙
(圖片來源:pixabay)

 

在目前全世界投入吞嚥照護的領域中,這麼理想的團隊服務還是麟角鳳毛,率先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介護系統,也無法完整組成。


▍在長照2.0 如何提升吞嚥功能?

而在臺灣的長照2.0體系中,卻隱含了不少這些團隊的服務可供家屬選擇:
 


在現有資源還無法充分滿足需求的現實面下,變成在當中的服務成員,都需要具備跨專業整合的能力,而「吞嚥」一直都是跨領域裡很關注的話題,所以從以前到現在,每一位專業成員,都在不斷再提升對於吞嚥訓練的知能。

只是當中語言治療師的服務,較被法條賦予職責,也因此在長照2.0版本當中,特別獨立出一個服務項目:進食及吞嚥照護服務。每次申請有六次服務,沒有次數使用限制,這個服務,也將上述所有人員都納入服務體系。

 

但在現行的服務系統當中,如果每一種專業都跑一次,下一次再接受同一種專業服務時,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事了。

 

目前應該還是多運用不同的服務資源,例如:居家醫療、護理、復健等等,一同協助改善吞嚥問題;目前的長照服務中,應該較不會由進食吞嚥照護服務,再聘請多位專業一同服務(不過這部分為筆者個人的推測)。

 

長照2.0

(圖片來源:pixta)
 

筆者粗淺的將相關的照護資源,提供給照顧家庭做全盤的理解。

 

因為目前的長照服務系統採個人總額制度,每個使用者的每月可運用上限是固定的,要怎麼依照長者的需求,能做最有效率的服務申請,是家屬相當關注的議題;這個部分也會有「長照專員」協助家屬,因此家屬也不用擔心。

 

最後,再次提醒有中風長者的家屬,有以下的徵候,就需要特別提高警覺:
 

1. 吞口水就會嗆到

2. 不明原因的發燒

3. 體重下降

4. 吞一口食物需要花費許多時間

5. 吃完一口沒多久會咳嗽

6. 喝水會還沒吞就嗆到等等


這些都需要求助醫師、語言治療師,確診後轉介居家復健服務;而帶著鼻胃管回到家中生活的中風長者,也請尋求「照護專員」媒合居家復健,趕快訓練由口安全吞嚥,才能移除掉惱人的鼻胃管,進而降低感染風險、提高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是--維護生命安全,以及維護生命尊嚴!

 

吞嚥訓練
(圖片來源:istock)
 




繼續閱讀:

1.  陳秀丹: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2. 朱為民-「醫師,幫爸爸放鼻胃管好不好,我不想看他餓死……」

 

 

語言治療師|梁英男
梁英男
點此了解梁英男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語言治療師    梁英男    吞嚥障礙    吞嚥訓練    中風    鼻胃管    居家醫療    長照2.0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節氣養生】「雨水」後降雨多、濕氣重...
2為何一直脫皮、掉皮屑?這些原因要注意...
3不分年齡,大家來交朋友!老後共居新實...
4天氣寒冷,給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者...
5解決長者的夜尿困擾 讓生活加倍快活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