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高齡化 老人精神健康應納入長照


      

健康傳媒        

14529 人瀏覽

長照除了維護生理機能外,精神層面更需維持健康,包括運動、學習、人際互動、家人間的愛,都能讓生病的患者感到安心。
 

健康傳媒 黃于庭/台北報導

 

面對台灣人口結構高齡化,以及長期照護需求增加的挑戰,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3月11日於台灣大學醫學院舉辦13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以「老年精神科醫師在長期照護的角色」為題,探討未來台灣因應高齡社會與長照需求的對策。

日本高知大學精神科数井裕光(Hiroaki Kazui)教授在研討會中表示,最讓照護者頭疼的失智症情緒與行為問題,是老年精神科醫師的專長,例如,針對失智症患者妄想配偶有外遇的情況,若配偶只是反覆告訴患者,自己沒有外遇,這其實是完全無效的方法。

反之,應鼓勵配偶向患者表達「我需要您」、不時有一些肢體接觸、外出時盡量帶著患者,或讓患者參與日間照護中心的活動,但要在患者返家前就出現在家中,這些小技巧如能被有效傳達與教導,可大大減少照護者的負擔。


衛福部常務次長薛瑞元指出,台灣的急性醫療在世界是名列前茅,但是在慢性長照仍有許多地方待加強,目前政府正積極改善制度,讓病患在急性期出院後,能繼續延續健康狀態,而長照2.0也能讓老年精神科醫師發揮專業,尤其在失智症管理、延緩失智退化,以及照護者照顧技巧等方面,提供建議。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認為,長照除了維護生理機能外,精神層面更需維持健康,包括運動、學習、人際互動、家人間的愛,都能讓生病的患者感到安心。以有「外遇妄想」的男性長輩為例,通常他們都有性功能衰弱、行動不便、不想外出的現象,加上腦部病變,容易多疑,此時若配偶常外出、穿著明亮,則容易使他們產生外遇妄想。

因此,老年精神科醫師並非只是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妄想症患者,因為這些藥物也有副作用,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仍需仰賴照護者與家人多和病患互動,有困難時,提出與醫師討論,共同減輕病患的症狀及照護者的負擔。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照顧失智症:把握八重點,務必要「轉移注意」-《當最愛的人失智》

 

2. 即使失智,女患者仍掛心照顧家庭-《松鼠之家:失智症大地》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健康傳媒    精神科    精神健康    高齡化    失智症    照護者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重要輔具介紹】改善長者生活品質的2...
2心悸、抽筋、無力感…都因電解質失衡!...
3眼睛乾澀好疲勞,乾眼症檢測、保養懶人包
4老後不獨居新北推「青銀共居」再補助1...
5肥肉消不掉不是吃太多!瘦腰腹臀第一步...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