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無法改變家人?心理師:有一種苦,是你覺得他很苦-《關係界限》
文/吳姵瑩
真正讓你操心的,是你無法改變他
你說,你很捨不得他在生命中受苦。
你無法放心他現在的生活模式,不懂他為什麼要這樣折騰自己。
你眼中的他,身上總環繞著一抹黯淡的孤寂,若有所思地在客廳裡看報紙,偶爾看見他開著電視,但心思也不知道神遊到哪去。
你很為他感到惆悵,心疼他活得單調又孤單,擔心他再繼續這樣下去,會更封閉;也不斷提醒他,你願意陪著他出去走走。你總會邀他一起行動,鼓勵他去與朋友見面、出遊,但他卻不以為然,用各種理由推托。或者,你感覺到他其實有些勉強。
你很為他感到憂慮,多麼渴望他能盡興跟你聊天、歡笑,多麼期待他可以是你一通電話過去,就能談心的對象,他可以跟你分享生活,即便是你已經知道的單調貧乏,仍會讓你感覺你們像電視上演的父女情深的模樣。
──可惜他不是。
你和他的對話總是停留在日常瑣碎裡,你一直覺得他聽不懂你,或仍舊擔心昂貴的電話費而不願占線太久。你覺得,他一輩子都在謹慎與拘束的環境下生活著。
你看他辛苦大半輩子,卻一直都無法享受,老是活在貧困的不安中。
你為他感覺心酸,卻也為自己感到難過。
是時代、是世代,是層層的生活歷史,阻隔著你們。
(圖片來源:pixabay)
你越來越感覺無助,為什麼你嘗試這麼久卻怎麼也推不動他?
你越來越感覺憤怒,氣自己無能為力,也氣他冥頑不靈?
你越來越覺得挫敗,好像你沒有盡到子女該讓父母快樂的責任?
你越來越感覺痛苦,因為你同時得不到你想要的關愛?
你不相信,人不該是趨樂避苦嗎?
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待在這孤單寂寥的生活中,不願讓生活有更多的可能?你不懂在他日復一日的生活裡,究竟是什麼絆著他,使他不願走出自己的框框?於是,你歸納出了一個結論:一定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否則他怎麼可能不願意改變?
即使你不斷在關係裡跌跤,也仍努力去改變家人的思維。
因為你是為他好!
▍你眼中的苦,他的守舊卻是穩定的安全感
親愛的,他真的苦嗎?他真的如你所說的那麼寂寞嗎?
你對他的那份操心與不捨,是真實困擾你的。你相信有一種生活方式比較快樂、有趣、豐富,也比較正向的,因此你不斷散播你所認為「好的生活」給你親愛的家人,試圖改變他們的思維和觀念,以及生活模式。
你看著他身上的衣服老舊又鬆垮,卻發現前些日子你買回去的衣服至今仍未拆封;你看著他總是節儉飲食,卻發現年節送的營養補品已經悄悄過期。
你納悶著你的關心和愛,他是否願意接受?他是否有看見?
其實,這之間的隔閡與溝通的落差,也有不同安全感的需求。他需要一種安定與安穩,這可能來自變動不大的生活,干擾不多的環境,一種可以清楚掌握現在與未來的生活方式,一種接下來幾年生活日復一日裡,有熟悉與under control(在控制內)的感受。而任何一分的調整與改變,都帶來生活與情緒上的不安全感。
(圖片來源:pixabay)
他所熟悉的生活步調節奏一旦亂了,會帶來焦慮與挫敗,也帶來自我否定的恐慌,那種「我怎麼這把年紀還需要擔心這些事、還做不好」的糟糕感受。
這不只是純然念舊、守舊、固執而已,也是他們對自身安全感的需求。即使生長在同一個家庭中,因為不同的個體和天性,為家人擔憂的你們都需要練習去理解。
▍為自己與家人的感受,畫出清明的界限
親愛的,真正的「為他好」,是接納他如其所是的模樣,尊重他最需要的生活模式,看見你與他對安全感不同的需求,放開你對他的擔憂與期待,也尊重他在這麼多的選擇裡,選了你覺得「苦」的生活。
你可以不捨、難過和無奈,但你需要練習清明地看見,他正在為每一天的生活做出他感覺安全的選擇。而你才能好好回到你自己的生活裡,不會一直受到家人的情緒牽絆,害怕過你覺得「樂」的生活。
如果你一時不知怎麼做,可以練習在心裡說些話,照顧自己的感受,協助自己慢慢畫開心裡感受的界限。有一天你將能夠慢慢釐清你與家人的感受(他的苦?還是你覺得他苦?),並付諸行動。
▍自我照顧練習語
我尊重你的生命與你需要的生活模式,我尊重你的選擇與決定,我知道那是你覺得安全的生活,只有當你願意的時候,我才能真的幫助到你,去過我們共同認為「好」的生活。
我知道,我會為你感覺難過與不捨,這是我自己的事。而我也允許我身上對你有這樣的感覺,仍然尊重且不干涉你的選擇。
因為,愛是一種尊重彼此與如實接納,而我也願意如實地感受我身上的情緒。
我會練習用你想要的方式愛你、尊重你。
(圖片來源:pixta)
親愛的,放開對家人期待的過程並不容易,因為你會恐懼,你可能永遠得不到你最渴望的關愛方式。但你也用現有的方式爭取很多年了,不是嗎?練習用新的方式對待家人,也許這樣的「放手」,可以讓你獲得更多。
繼續閱讀:
1. 獨居老人不好嗎?對我而言,孤獨死是「有尊嚴的死去
2.【王竹語專欄】「家人哪有隔夜仇」可是爲什麼覺得家人難溝通?原來.....和家人吵架有七大原則
更多《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的文章: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作者/吳姵瑩
本文經遠流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