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更重要的是:不以百分百為目標、不消耗自我-《不勉強自己才是最好的長照》


      

高寶書版集團        

11256 人瀏覽

肉體就交由別人照顧,也不想做不必要的延命治療。我希望自己能不違反自然,走到人生最後一刻都活得像自己。但願兩個女兒能把我的想法好好當成一回事……。

作者/ 安藤和津


▍在身體還健康時就要討論對彼此最好的臨終準備事項!

要是自己照顧的對象年紀越來越大,不光肉體上,就連精神上也會出現種種狀況。以我母親為例,要是受照顧者已經出現失智症和老人憂鬱症的症狀,和照顧者之間也會變得難以溝通。

要是變成這種狀況,彼此就無法用真心話討論對方究竟希望以何種方式照顧。儘管我當時所作的都是為了母親好,卻是單方面的硬要母親接受我個人的意見與判斷,關於這點我至今仍是後悔不已。

也為了避免日後會像這樣後悔莫及,要趁自己的雙親身體還
健康時,問清楚萬一有天需要照顧時,希望子女們怎麼做是很重要的。任誰都很容易會想說:「我媽才不會失智,沒問題的啦。」然而每個人都毫無例外的會變老。以我母親的例子來說,她過去可是比一般人更健康,結果無意間發現症狀時,人早就發病了。

絕對沒有「我爸媽就是不會得」或「我就是不會得」這種事。等到發現後都為時已晚。儘管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還是請大家務必要趁父母身心還算健康時,事先針對這個問題好好討論。

雖然一律統稱為照護,方式卻有百百種。要是無法經口進食,是要用
胃造口還是鼻胃管呢? 是想接受居家照顧到人生最後一刻? 還是想在最先進的醫療設備一應俱全的機構接受照顧呢? 要是必須動刀的外科手術,手術的年齡上限是到幾歲?等等問題都需要考慮。

附帶一提,父母本身也可以先告訴子女,假使自己有天得要人照顧時,希望兒女怎麼做。也由於我本身把照顧母親的負擔盡往自己身上攬,因而導致憂鬱症找上門,所以絕對不希望麻煩到自己女兒。


 
落葉
(圖片來源:pexels)


我對女兒們說:「我人要是失智了,就直接把我送照護機構吧。」儘管被兩個女兒吐槽說:「妳要是失智了,不是反倒會氣我們幹嘛送妳進照護機構?」但我是真心不想帶給家人負擔。當我說:「就算醫生下禁止令,我想吃什麼還是照樣不會忌口,想喝兩杯也會照喝不誤,止痛藥打個夠就好!」結果被兩個女兒狠狠取笑了。

肉體就交由別人照顧,也不想做不必要的延命治療。我希望自己能不違反自然,走到人生最後一刻都活得像自己。但願兩個女兒能把我的想法好好當成一回事……。





 

▍不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的照護」

「長照殺人」雖然是絕對做不得的事,還是不時會聽到這類新聞。之所以照顧到最後會親手殺害最愛的父母,也是因為在毫無避風港的每日生活中被逼到臨界點,從而導致心靈生病的緣故吧。

在被逼到那樣無路可走前,有需要在漆黑的隧道內打個通風口,讓亮光和新鮮空氣進入。話是這麼說,我當時自己身處照顧母親的漩渦時,也是遲遲無法身體力行,如今我重新回顧當時的狀況,找到一些花點心思便能緩解鬱悶心情的提示,希望能給大家當個參考。


首先比什麼都來得重要的就是,「絕不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的照護」。因為絕不可能有人能作到滿意度百分百的照護。就算你再怎麼貼近受照顧者的心情拚命努力,還是不可能完全懂得受照顧者真正的心情。

要是對方說:「我背後癢,你幫我抓一抓」,你問對方:「抓這邊可以嗎?」時,對方就算對你說「好,謝謝你」,事實上可能離最希望你抓的那個點偏了一點。

忙著家事與雜務來不及做飯時向對方說:「對不起,你應該餓了吧。」對方就算回應你:「沒有,我還不餓。」實際上說不定餓得要死。就算再怎麼追求完美,受照顧者真正的心情還是只有本人會懂。要是想太多,覺得自己還能做,不做不行的把自己逼太緊,整個人就會越來越疲累的直奔照顧者憂鬱症之路。

為了不讓自己走上這條路,就先從「作不到百分百的照護是理所當然」開始吧。要是以百分百為目標,神經緊繃的照顧病人,其實受照顧者也會覺得有壓力。


 
照護
(圖片來源:pixabay)


我母親在身體健康時,明明講起話來一向都是高人一等的語氣,自從我開始照顧她後,她常會把「謝謝」、「對不起,不好意思」這些表達謝意的話掛在嘴邊。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顧慮到表情極度緊繃的我吧。當我聽到她說「我是在給妳找麻煩,還是早死早好」時,我整個人深受打擊當場呆立不動。

在這樣的狀態下,照顧者和受照顧者雙方都不會感到幸福。拚了命照顧病人的心意是很重要沒錯,但父母會比兒女先離開人世也是理所當然。何不放鬆心情想一想,不管是誰,哪一天總會遇到這一關。讓照顧變得過度辛苦,根本是本末倒置。

如果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將目標門檻訂太高,會把自己壓垮。請目前正在照顧病人的各位,以及日後要照顧病人的讀者,以此為準則展開照護生活吧。



繼續閱讀:
 
1. 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結果仍可能不如預期,這就是照護
 
2.
照護上,不是做什麼對患者最好,而是,現在可以做什麼

 
更多《不勉強自己才是最好的長照》的文章:
 
   

長照
不勉強自己才是最好的長照:走出照護者憂鬱的13年時光,學會與親人笑著道別
作者/安藤和津
本文經高寶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高寶書版集團    照護    憂鬱症    照護機構    手術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植物告訴我的療癒-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2打破魔咒!中晚期肝癌新療法 免疫合併...
3關節退化「走路卡卡、常無力」怎麼辦?...
4長照平安五守則 提供家庭照顧者「照顧...
5藥物療法必須和改善生活習慣雙管齊下-...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