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調降為何會讓保費變貴?


      

Smart智富        

5278 人瀏覽

責任準備金負債增加時,會計上必須計入一個對應的費用科目,費用科目增加代表當年度的獲利就會下降,獲利下降相對會讓公司的淨值下降,淨值下降又會影響到公司的資本適足率。
 
文/彭金隆
 

金管會在2019年11月宣布調降2020年「壽險業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今年5月宣布7月還要再降。對保戶而言,一年連兩降責任準備金利率,代表購買相同保障或給付保費支出要增加,投資保單的隱含報酬率卻要縮水。
 
很多人知道只要金管會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保費就會漲價,但不一定知道為什麼,以下就簡要解析一下。首先, 利率調降為何責任準備金會增加?「責任準備金」雖然有個「金」字,但不要誤會是一筆錢或資產,它是
壽險公司最大的負債科目。保單賣出後,保險公司未來可以收到各期保費(現金流入),以及未來要付出去的各項給付(現金流出),一般來說都是保費收在前期而給付在後期。
 
保險公司必須計算保單應該提多少負債(也就是責任準備金),精算概念上是把未來一筆筆現金流出(給付)金額,用一個利率(就是前面提到的責任準備金利率)折現後算出現在的價值,再減掉未來各期的現金流入(保費)金額的折現價值,二者的差額就是責任準備金負債。如果調降這個折現利率,代表不論未來現金流出或流入的折現值都會變大,二者相減的餘額也會變大,就是責任準備金負債會增加。
 
保費
(圖片來源:istock)
 
為何責任準備金增加,保費就會增加?責任準備金負債增加時,會計上必須計入一個對應的費用科目,費用科目增加代表當年度的獲利就會下降,獲利下降相對會讓公司的淨值下降,淨值下降又會影響到公司的資本適足率。
 
保險公司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提高保費,去彌補這一塊準備金費用增加的缺口,做法就是把計算保費的預定利率,跟責任準備金利率同步調降即可。
 
整個調整邏輯就是,當市場的利率降低,代表資金的投資報酬率也下降,保險公司在計算保費的預定利率也應該調降讓保費合理提高,但保險公司常因市場競爭並不一定會同步調降,導致利差損的機率提高,此時金管會就會從負債面出手調控風險,降低準備金利率使保險業提高負債金額,進而給保險公司財務壓力,導引調降預定利率,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當然就苦了想賺取微薄報酬的消費者。(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推薦閱讀:
 
   
繼續閱讀:
 
1. 四、五、六年級生,如何安排合理的保費支出?
 
2.
定期醫療險熱賣注意保費可能每年提高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金管會    責任準備金    壽險    保險    Smart智富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長照身障人力拉警報、咖啡和癌症的關係...
2每晚夜尿次數多的人會短命?《憂鬱症?...
3老了更嚴重?挑剔背後的控制欲-《如果...
4膝蓋疼痛  並非老化的必然宿命-《 ...
5他因喉嚨劇痛差點喪命 竟是心肌梗塞的...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