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測 遠離心因性猝死 低劑量電腦斷層立大功


      

健康醫療網        

5852 人瀏覽

運用非侵入性的電腦斷層(CT)及磁振造影(MRI)來偵測心臟及腦血管疾病,預防猝死,在健康檢查上的重要性愈來愈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現代人飲食精緻、少動、高壓的生活習慣,造成血管硬化越來越年輕化,根據衛福部統計,在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多人曾心肌梗塞急性發作,冬天是猝死與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近年也有許多名人驚傳猝逝,讓心血管保健成了健康保養的熱門話題。
 
「猝死」依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不管任何原因,在症狀發生後24小時內死亡,稱為猝死。根據統計,在症狀發生後2小時內死亡者,
 近九成(88%)都肇因於心血管疾病,其餘歸於腦部及肺部疾病。 在沒有其它潛在性致死的病因下,因心血管系統問題所導致突然及非預期性的死亡,即為「心因性猝死」。
 


▍心因性猝死的成因與風險
 
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心臟內科郭文楷主任表示:「成人的心因性猝死大部份與
冠狀動脈疾病有關,小孩或一些運動員的猝死常與先天性心臟病有關。發生猝死的主因常見為心血管病變,導致嚴重心律不整,由心室頻脈演變成心室顫動,接著心臟停止。一旦發生心室顫動,應在4分鐘內施予心肺復甦術急救,若8分鐘內能以電擊去顫,也能救回40%的病人。」
 
一般而言,經常運動能降低許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運動時出現心血管問題的機會,比健康人高出10倍 ,尤其中壯年者,無論是後天得到、遺傳或是先天的心臟病患者,在做運動計畫時最好能先有醫學評估。
 

▲預防心因性猝死,應對高危險群冠狀動脈疾病患者,進行詳細檢查及適當治療。
 


▍常見引起心因性猝死的原因
 
1. 冠狀動脈病變:
主要是冠狀動脈硬化,導致狹窄甚至阻塞(即
狹心症心肌梗塞)等,或是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冠狀動脈發炎或病毒感染(如川崎病)等。
 
2. 心肌症:
肥厚性心肌症及擴張型心肌症等。
 
3. 心肌炎:
常為病毒感染,導致
心衰竭及心律不整等。
 
4. 瓣膜性心臟病:
先天或後天的瓣膜病變,如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閉所不全及二尖瓣脫垂等。
 
5. 心律不整心臟病:
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如長Q-T症候群、WPW症候群等)。
 
6. 其它:
嚴重肺栓塞、胸部外傷、急性心臟填塞及
主動脈剝離等。

 

 


▍檢測方式與適用對象
 
郭主任也提醒:「預防心因性猝死,應對高危險群冠狀動脈疾病患者,進行詳細檢查及適當治療,包括曾有:心肌梗塞、充血性心衰竭、發生猝死的倖存者及家族史者。」檢查工具包括十二導程心電圖、高解析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多卜勒彩色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CT)、侵襲性心臟電氣生理學(EPS)檢查及心導管檢查等。
 
心肌症、心肌異常、心臟功能異常、心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臟中膈缺損及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等,皆須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加以評估。特別是有部份冠心症的病人,其血管狹窄只有40~50%,臨床上並無心絞痛的發作,一旦血管壁的粥狀斑塊破裂,將導致血管管腔的阻塞,引起急性心肌梗塞而猝死。
 
對於具有多重冠心症危險因子的患者,如:
高血壓、異常血脂症、糖尿病、抽菸、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家族中有早熟型冠心症的直系血親等,則可考慮接受「640切低劑量電腦斷層(CT)」檢查,以早期診斷動脈狹窄嚴重度及斑塊之存在,加以適當治療,以避免心因性猝死的發生。
 

▲52歲男性企業家,經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顯示右冠狀動脈及左冠狀動脈迴旋枝均有小段完全阻塞外(箭頭),左前降枝也有一長段呈現阻塞(箭頭),經心導管檢查及支架置放術後,迅速康復。冠狀動脈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較為常見,多鑒於30~49歲的人,男性比女性多3.9倍。
 


▍影像醫學偵測 預先察覺危險因子
 
近年來影像醫學的發展一日千里,運用非侵入性的電腦斷層(CT)及磁振造影(MRI)來偵測心臟及腦血管疾病,預防猝死,在健康檢查上的重要性愈來愈高,像是冠狀動脈狹窄、主動脈瘤或腦動脈瘤的存在等,都可事先偵測出來,進而預防因阻塞引起心肌梗塞,或是因血管破裂而引起的休克或腦死。
 
預防勝於治療,研究也證明,健康飲食(低鹽低油低糖多纖維)、定期運動、戒菸、酌量飲酒以及有效治療糖尿病,可降低心血管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總死亡率;而最好的預防方法,
就是定期健康檢查和提高警覺性,早期偵測早期預防,認知特殊危險因子對自己健康的可能危害,遠離可能的猝死風險。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中風多4倍、睡眠中猝死?幕後的元兇竟是……
 
2.
年輕人運動後突然猝死!體檢「加一項」檢查 就能發現心肌肥厚威脅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猝死    心律不整    心房顫動    健康醫療網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夏季三要:放鬆、養陽與除濕-《順時養...
2居家服務分享 烹飪原來有七大重點
3國健署提供防跌妙招、嘉義市橘世代生涯...
4尿毒症要洗腎?尿毒症症狀、透析治療種...
5代謝症候群增1.5倍腦中風機會 BM...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