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注意!居家正確量血壓,請掌握722原則
▍務必掌握血壓變化 提供醫師做更確實的診斷
要避免併發症帶來的遺憾,高血壓患者「定期且正確量測、控制血壓」,是醫療上的重點,現今量測血壓的方式可分3種,但各有優缺點:
一、診間血壓量測:
民眾到醫療院所,或健康檢查時所量測的血壓,但因測量時的時間、空間有限,導致測量結果可能產生誤差。高憲立說明,常常會聽到「白袍高血壓」,指的是民眾就醫時會因緊張而導致血壓上升;有的人甚至平時血偏高,然而到診間量測的一次性數值卻是正常,這都會造成醫師無從精準判斷。
二、 24小時動態血壓量測:
需要用隨身攜帶的機器,24小時監控血壓值,白天每隔15至20分鐘量一次;睡眠時則每隔30至60分鐘量一次。藉由多點數據來分析白天與夜間的血壓波動,也可以取得血壓平均值來減少單次測量血壓的誤差。然而,高憲立理事長表示,機器沒有健保給付,量測方式及數據判讀,對患者來說較為困難,並不方便。
三、居家血壓量測:
高憲立理事長表示,最為便利且經濟,因為在家中測量時狀態大多平靜,相對能夠減少情緒或活動造成的誤差,降低白袍高血壓對數值造成的影響,但民眾要注意是否使用正確的測量方式。
繼續閱讀: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