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搜尋
照服員會員
熟齡來閱讀
熟齡活動區
長照達人
限時活動區
找服務
政府長照2.0
出院準備
品牌合作
登入
首頁
熟齡來閱讀
樂活養生
走幾步路就...
X
文章
試用體驗
愛長照Line
聽首音樂
FB社團
走幾步路就覺得累了?小心!可能是肌少症
養生小金孫
38578 人瀏覽
醫師解釋,骨骼肌是身體儲存蛋白質的地方,當人體遇到壓力或飢餓時,身體會將骨骼肌的蛋白質轉為能量,提供身體繼續運作。 而所謂的「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骨骼肌流失,使得肌力或肌耐力下降。
剛滿 65 歲的老楊,前些日子才剛剛退休,過了一段閒暇的日子後,正準備開始規劃環遊世界、享受退休人生。
(圖片來源:pixabay)
但是他最近卻總覺得
手舉不太起來
,或是一舉起就覺得很痠痛,而且走起路來,也覺得雙腳重得快抬不起來,甚至要拄著
枴杖
才能夠走得快一些,讓老楊在出國前不得不到醫院檢查。
▍ 50 歲後 肌肉量一年下降 1 至 2%
他一見到醫師就問:「醫生,我是得了什麼怪病嗎?怎麼會全身無力呢?」經過詳細的問診與檢查後,醫生判定老楊是得了
肌少症
!
醫師解釋,骨骼肌是身體儲存蛋白質的地方,當人體遇到壓力或飢餓時,身體會將骨骼肌的蛋白質轉為能量,提供身體繼續運作。
而所謂的「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骨骼肌流失,使得肌力或肌耐力下降。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50 歲以後,每年肌肉量會減少 1~2%,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肌耐力跟肌肉量也隨之降低,而銀髮族又容易因營養攝取不足、活動力不夠,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問題,這些都使得罹患肌少症的機率增加!
根據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老人,平均每 5 人就有 1 人出現肌少症的症狀,此外,50 歲以上的國人,更有高達 2 成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情況,加上未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使得肌少症已成為年長者需要正視的問題之一。
▍ 不只骨骼肌 器官肌肉也可能退化
臨床上也遇過
許多老年肌少症患者,不僅骨骼肌腱少,甚至連器官的肌肉也退化;
舉例來說,肺部肌肉減少,恐導致吞嚥及排出異物功能下降;
泌尿道肌肉
減少,則會影響排尿、解便功能,易致
尿道發炎
。
醫師提醒,銀髮族的飲食除了著重均衡,也應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建議老年肌少症患者,每人每天每公斤應補充 1.2 公克的蛋白質,此外,更要適度補充鈣質與維生素 D,預防
骨質疏鬆
。
運動方面,建議可先練習伸手、抬腿、舉高、撐久等簡易動作,待肌肉有力之後,再配合快步走的訓練,幫助增加肌肉量。
沒看過下列文章,別說你了解「肌少症」:
「老倒縮」並不正常!只吃清粥小菜、陽春麵 小心罹患「肌少症」
臺灣多少老人有「肌少症」?四方式檢視你是否肌肉量不足、蛋白質不足
想要健康活百二?丟掉保健品,靠運動提升體適能最實在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養生小金孫
肌少症
骨骼肌流失
壓力
蛋白質
肌耐力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
避免腎衰竭 顏宗海醫師的 6 個叮嚀
2
熟齡營養新食代攝取高鈣、葡萄糖胺與P...
3
龍應台移居屏東陪伴失智母 新書提醒子...
4
最「正面」的方式之一:擁抱自己的負面...
5
照護機構怎麼挑? Don’t Wor...
關於愛長照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登入
電子信箱
確認密碼
保持登入狀況
忘記密碼
取消
確 定
會員註冊
*
電子信箱
*
暱 稱
*
輸入密碼
*
確認密碼
我已詳細閱讀並接受
愛長照服務條款
及
隱私條款
取消
確 定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
取消
確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