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子女和孫子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克服悲傷,從喪偶的失落感中振作起來-《爸媽落單時》
喪失伴侶的人或許會不斷的重複說「他竟然比我早走,這怎麼可能」、「要是那時候有○○的話,就不會......。」、「全都是我的錯」等。的確,要重複聽這些話是需要耐性的,而且可能會覺得刺耳。請這麼想:因為你是他的孩子,所以才會跟你說這些話的。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樂活養生
把70%的心思放在「比較喜歡你」的人身上,年過五十,一定要慎選好友
人來到老年,「老」是一個逐漸失去很多東西的過程。失去原來的健康,例如:視力,聽力,體力,賺錢的機會…...隨著歲月帶來的「親人、友人的凋零」,我們真正「擁有」的,越來越少;在「交朋友」這件事上,不得不學得更實際,做更精準的選擇。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09/25

新聞政策
柯文哲:老人要活得久、活得健康又快樂-臺北「銀向幸福」老人共餐 12區將設置325處
最終的長者照護還是要回歸到社區,柯文哲說,活得久、健康、快樂就是北市府的目標,也已經籌備很久,未來會陸陸續續推出,其中一環就是老人共餐,目前臺北市12行政區已經有325個共餐據點,只要長者來共餐,市府就予以補助。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08

新聞政策
「失智高齡服務生」的暖心服務獲好評 「幾點了咖啡館」在嘉義縣再度擴點!
自從長輩到「幾點了咖啡館」擔任實習生以來,因為有機會可以跟人群互動,也學會泡咖啡、結帳的技巧,不只變開朗了,回家還會跟家人分享「職場」種種,不只提升自信,更有助於減緩病程惡化的速度。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08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和老爸老媽聊天沒話題嗎?或許可以「採訪」他們的童年
「那是光復的第二年,也只有那一年,幾乎全庄一起出動,而且不只咱庄,一路經過的鄉鎮,都有很多人加入,都是要去給玄天上帝進香」…
老人的記憶,就像廟裡放籤詩的抽屜,裡面放了一張張內容各異的籤詩。如果沒有刻意的指引,老人會習慣性的只打開幾個固定的抽屜,於是我們聽到的就是不斷重複的回憶。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8/21

心靈加油站
別想改變我的生活-有時父母並不想跟子女住《不老陪伴指南》
居住環境對老人家而言很重要,生兒育女的自宅老家是最熟悉的「家」,滿載回憶與家的安全感,每個物件都有定位而且非常熟悉。
老人家只有在這裡還能感受到——自己對這個世界仍有稍許掌控感,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老人家不願搬去與子女同住的主要原因……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19

心靈加油站
老人家一直說:「我老了,沒用了......」子女該怎麼做呢?《不老陪伴指南》
很多老人家在短時間內急遽老化,是因為周遭人與環境給予的負面壓力與禁制,讓老人家產生「習得的無力感」。
老人家與子女唯有對「老」有所認知,分清楚「沒用」與「沒有用」,一旦分清楚就如同拿回自主權,老人家才有機會掌握「逆轉」無用人生的關鍵,以新的思維重新面對人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19

病症知識
老人憂鬱要如何疏導?把握「三心二憶」,還要多溫暖老人家的手心-《不老陪伴指南》
在我的身心科門診病患裡老年人不少,每次看診時我都會跟老人家握握手、按摩捏捏肩膀,透過肢體的接觸傳遞關懷與溫暖。照顧老人家,尤其是有憂鬱傾向的老人家,「有心」陪伴之外更要「專心」陪伴!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19

病症知識
老人家晚上失眠、白天嗜睡-子女該怎麼做呢?《不老陪伴指南》
老人家晚上失眠,白天則精神不濟,很容易變成日夜顛倒的惡性循環,這樣對身體不太好。而且睡不好就會吃不好,會讓人──不分老少──專注力不集中、記憶減退、情緒不佳、反應變慢,這些都會影響生活品質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19

長期照護
「絕不放棄」是中風痊癒的關鍵 「沒人陪病」卻是臺灣人未來的困境
神經再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病患不要失望,更要積極進行吞嚥、說話等行為復健,讓臉部的神經有機會再生及回復,但是一定會有「等待期」,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耐心地復健、度過等待期。
臨床上很多本來中風很嚴重的個案,患者是靠著意志力並且努力復健,後來恢復得很好的案例。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8

心靈加油站
生命並非支離破碎,真正的愛是陪伴與傾聽-居服員麥子
在陪伴案主的過程中,我體悟到安慰受苦者最好的方法,並不是一時幫她消除難以磨滅的痛苦,而是要懷著願意分享的心陪在她身旁。傾聽和分擔她的痛苦,並且清楚意識到她的負擔與哀傷。也許多數人都嚐過生命支離破碎的滋味,但是若能有作鹽的觀念,相信必能自助助人。
居服員 麥子
2017/06/22

心靈加油站
不懂閩南語的外省老太太,卻愛上鄉土劇?有時電視的陪伴,勝過了家人......
一個不能完全聽懂閩南語的外省老太太,只是靠著字幕,就能長達數年的追著鄉土劇。每次我回臺南,看到電視裡上演的都是哭哭啼啼的恩怨情仇。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