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血管疾病

共有 136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聽心音找心病」 中市衛生局籲民眾早警心臟疾患
台中市的心臟疾患死亡率低於其他六個直轄市。然而,隨著台灣即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可能導致多種慢性疾患和器官退化,這也為心臟健康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圖/台中市政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8/28
樂活養生
心臟、腎臟其實是命運共同體? 醫:互扯後腿,惜命勿停藥
林彥宏醫師提及,近年來多了很多武器可以同時保護心腎,藥物多元,除了ACEI、ARB類藥物,SGLT2抑制劑也可同時改善心腎衰竭,一解難題。
健康醫療網
2023/06/09
樂活養生
血壓高,究竟會讓身體出現什麼變化?圖解懶人包
長期的高血壓會帶來許多身體危害,因為這代表著血液在血管裡流動的時候,力道是過強的,不斷衝擊著血管管壁,血管就會愈來愈不健康。一個人患有高血壓的時間愈久,無論是不知情,或是不想理,總之當從來沒有控制血壓,就會愈危險,帶來愈多的併發症。
照護線上
2023/04/16
樂活養生
【全面防腦中風五原則】腦中風年輕化! 專業醫授預防飲食五大秘訣
以往認為腦中風多半發生於65歲以後,但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不同,步調忙碌容易忽略身體警訊。
健康醫療網
2023/03/03
病症知識
老翁胸悶誤以為染新冠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
78歲退休老翁因胸悶不適長達一週,一直不願就醫,後因老翁誤以為自己可能染新冠肺炎才就醫,經醫師診斷老翁胸悶非新冠引起,而是冠狀動脈因狹窄或阻塞,導致血流供應不足引起輕微阻塞,建議儘快接受心導管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3/02/10
病症知識
腎不好,心臟跟著壞!3警訊注意「心腎症候群」6成患者1年內死亡
52歲陳先生已經有6年的洗腎時間,3年前開始出現走路和爬樓梯會喘,有時甚至才走幾步路就喘不過氣,後來轉診至心臟內科做檢查,發現除了心臟瓣膜問題外,也確診罹患心臟衰竭,這一年下也漸漸無法上班,相當「心力交瘁」。
Uho優活健康網
2022/10/28
樂活養生
九成患者沒症狀,卻踏入中風、腎衰竭危機!飲食四招遠離高尿酸
由於高尿酸導致痛風這種很明顯的不適感,機率僅約一成,因此大部份情況較無法透過症狀覺察,因此為了避免高尿酸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平常就有 4 個重要的飲食習慣要養成。
早安健康
2022/08/03
病症知識
再次腦中風機率高!疫情期間別停藥醫師圖說日常保養、治療預防重點
「擅自停藥對中風患者而言,是非常危險的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楊玉婉醫師強調,「中風是相當嚴重的疾病,患者一旦中風過,日後二度中風的機會很高,務必持續服藥控制!」
照護線上
2022/06/16
病症知識
乾癬性關節炎 先顧皮膚還是關節?醫:兩者可兼顧
陳明翰醫師指出,「並不是所有乾癬患者,都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在美國,每一萬人中約有6-25個人患有乾癬性關節炎,其中罹患乾癬的人,終其一生有30%的機率會產生關節炎,且每年約2-3%的乾癬患者新發出乾癬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
2022/06/12
病症知識
洗腎缺營養死亡率高 靠這個全面補充「3大營養素」
患者有水份攝取限制,然而傳統的全靜脈營養針,通常水分含量較多,會使患者體內的體液含量過高產生副作用,隨著配方推陳出新,透析中三合一靜脈營養濃度較高,相對水分含量較少,也可改善營養不良問題。
健康醫療網
2022/05/17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超危急!搶通血路、預防再發,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年紀方面,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心肌梗塞的風險會增加。
照護線上
2022/05/14
社會資源
20分鐘可測出腎臟病!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研發居家快篩
中山大學與高雄長庚團隊研發腎臟病居家快篩,20分鐘即可測出慢性腎臟病。圖/中山大學提供
元氣網
2022/04/26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