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掀重病兒拔管話題 曾晴爸爸:如果想她,我們就讓眼淚流下來

首掀重病兒拔管話題 曾晴爸爸:如果想她,我們就讓眼淚流下來

曾晴兩年多生命,沒有說過一個字、沒有走過一步路,卻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愛。曾國榮說,之後部落格曾收到一封留言,感謝曾晴助他重見光明,只因為醫師告訴他,眼角膜是來自兩歲多的小女生。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6/05/30

瀏覽數 27,728




文/張曉卉
安寧照顧會訊第86期


「Dear 晴晴,妳的生命本身就是奇蹟,但天堂的存在更是奇蹟……我們準備好了,用擁抱、用禱告,送妳走好嗎?」
 

▲曾晴(左)一直活在家人心裡。
(圖片提供/曾國榮)


2007年,2歲多的肌小管病變罕病兒曾晴,因反覆感染、休克腦損傷,父親曾國榮忍痛在部落格上寫下將替她拔管的心聲,令網友動容,發起「曾晴加油活動」,募集2千張愛的抱抱照片組合成一張曾晴的大照片;也首度帶動媒體廣泛討論兒童安寧療護議題。
 

「曾晴走的第一年,思念說來就來,太太常常說起她的種種或者夢到她;我呢?很多時候是摸到臉濕濕的,才知道自己哭了。」曾國榮坦言,時間是帖療傷藥,現在只在聖誕節、她的生日等特別的日子,會聊到晴晴。


曾晴是曾國榮和張乃崙的第二個孩子,出生時沒有哭聲,肢體軟癱無法自主呼吸,兩個月後確認是「肌小管病變(MTM)」,一種先天基因缺陷導致肌肉無力的罕見疾病,必須依賴呼吸器呼吸、抽痰、鼻胃管進食,是全台第四個病例。



 

▍  除夕夜瘋狂尋找氧氣瓶


醫生判斷曾晴活不過一歲,沒想到她竟奇蹟似的脫離呼吸器,出院回家。爸爸媽媽將家裡變成小加護病房,血氧機、抽痰機、紫外線燈、空氣清淨機、灌食、潔身配備俱全,24小時輪班看顧。


他們盡量不把晴晴當病人,讓她和姊姊曾馨住同個房間;病情好轉,就帶她去公園兜風、上教會。晴晴喜歡媽媽抱抱、爸爸唱歌;也愛看DVD,如果影片停了,還會自己去按重播鍵,手沒有力,就用腳按。


縱然樂觀以對,照護重病孩子的擔子還是艱辛沈重。每2到3個小時要餵奶、拍痰、翻身按摩復健;3個小時後再重複,並且隨時應付突發危機插隊。


曾經,曾國榮在除夕夜,瘋狂地一家家問醫療儀器行找氧氣瓶;感冒併發肺炎一次次奔赴急診住加護病房,「每當晴晴病況危急壓力大時,我們全家會抱一抱、哭一哭。」
 

▲曾晴的姐姐曾馨(左),十分疼愛妹妹。
(圖片提供/曾國榮)


也因為曾晴,夫婦倆多了許多溝通機會。曾國榮說,看過身邊長期照顧病童的家庭,父母將所有事情以生病孩子為主,疏忽彼此關係漸行漸遠甚至分手。他和太太決定,不把晴晴放在生命最重要的位置,那只屬於上帝;第二是夫妻,第三才是孩子,唯有清楚先後順序,才是打持久戰的武器。


因此,他們堅持每星期一次只有兩個人的約會,請有醫護背景的教友代班照顧晴晴,吃飯、看電影,甚至只開車出去兜風一個小時都可以。 


▍  也被質疑「怎忍心放棄」


2007年3月20日,曾晴突然呼吸困難心跳停止,送醫急救後心臟跳動了,但腦部因缺氧大片損傷,瞳孔無光,無法和親人互動。4月,曾爸曾媽深思後決定撤除晴晴的氣管內管,走「自然病程」。


曾國榮將照顧晴晴的心路歷程,抒發在自己的「強悍弱女子曾晴的家」部落格中,一路吸引不少網友關心。公布撤管決定後,湧入近20萬網友瀏覽、兩千多筆留言,也登上報紙頭版;雖然多數人都不捨和祝福,也有人指責他們:「怎麼忍心放棄!」


「晴晴進出加護病房12次,每次都像在彩排『最後一次』,我們唯一該負責的,是做決定的動機,只有愛,才能坦然無懼。」曾國榮無奈又無懼地說。
 

▲曾晴短暫卻勇敢的人生,感動了無數人,醫護人員也格外心疼和憐惜。
(圖片提供/曾國榮)


拔管後,曾晴再次強韌地活下來,撐到當年12月12日凌晨,在睡夢中平靜離世。爸爸媽媽捐出她的眼角膜、皮膚,火化後的骨灰化葬在富德公墓詠愛園的櫻花樹下,化做一撮春泥,滋養大地。


曾晴兩年多生命,沒有說過一個字、沒有走過一步路,卻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愛。曾國榮說,之後部落格曾收到一封留言,感謝曾晴助他重見光明,只因為醫師告訴他,眼角膜是來自兩歲多的小女生。


曾國榮之後完成了《強悍弱女子:曾晴教我的八堂課》一書、做了上百場演講,激勵人們勇敢活著、珍惜所愛。「當我們想晴晴,想念到最後,一定會覺得感謝,感謝曾晴脫離病痛去當天父的孩子,將來全家會在天堂相見。」



 
*本文轉載自安寧照顧會訊第86期
*更多安寧照護相關資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安寧療護免費諮詢專線:0800-080-520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自 1990 年 12 月成立以來,安寧照顧基金會以協助臨終病人獲得適當之醫療並促進各界對臨終病人之關懷為宗旨,積極推動安寧療護及生命教育的推廣與發展,辦理各式各樣的教育訓練與宣導活動,協助全國各地醫院成立安寧病房;同時,也致力促使「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於 2000 年正式立法通過,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立法保障尊重自然死亡的國家,幫助末期病患在臨終時刻得已合法選擇不急救,維護臨走前最後的尊嚴。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