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有撇步 乾癢、乾咳不上門
秋季養生有撇步 乾癢、乾咳不上門
秋季燥氣當令,易使人罹患燥病,肺為嬌臟,燥邪易傷肺,肺失津液潤養,則宣發和肅降的調節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乾咳少痰、口鼻乾燥等症狀發生;又肺外合皮毛,若肺失滋養,也會出現外部器官皮毛乾燥的症狀,如:皮膚乾燥、毛髮枯燥等。
健康醫療網
2017/10/10
瀏覽數 16,537

記者/吳珮均
面對夏秋之際的轉換,許多民眾深受皮膚乾癢、乾咳的問題所擾,紛至門診就醫。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賴建銘醫師表示,秋分時節,天氣多變化,加上季節轉化成陰長陽消、晝夜溫差大,此時人體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冷熱刺激,一旦調節失當,就容易遭受病邪乘虛而入,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感冒等不適症狀。
▍ 肺部缺乏潤養調節功能易受影響
賴建銘指出,秋季在一年「生、長、化、收、藏」中處於「收」的階段,五行歸金,五氣中主氣為燥,在人體臟腑中屬肺。
秋季燥氣當令,易使人罹患燥病,肺為嬌臟,燥邪易傷肺,肺失津液潤養,則宣發和肅降的調節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乾咳少痰、口鼻乾燥等症狀發生;又肺外合皮毛,若肺失滋養,也會出現外部器官皮毛乾燥的症狀,如:皮膚乾燥、毛髮枯燥等。
此外,肺與大腸相表裡,津液輸佈失常,亦會出現大便乾結的情況。
▍ 多食滋潤生津食材 搭配中藥服用效果更佳
賴建銘強調,秋季可多食一些滋潤、生津、養肺的食材,如:水梨、蘋果、水蜜桃、柿子、甘蔗、芝麻、木耳、愛玉、海帶、髮菜、昆布、秋葵、地瓜葉等,並盡量避免辛辣炸烤食物。
另外,賴建銘進一步建議,民眾可根據體質使用中藥材搭配服用,如:沙參、麥門冬、玉竹、百合、知母、天門冬、黃精、西洋參等藥物。再加上「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肺屬金、脾屬土,土生金,土為金之母,補土生金,滋陰養肺的同時,需要有強健的脾胃做後盾,故亦可多食山藥、蓮子、薏仁、大棗、栗子等固護脾胃的食材。

(圖片來源:pixabay)
▍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助抑制秋燥症狀
賴建銘提醒,秋天起居養生很重要,宜早睡早起、適當戶外運動、早晚添加衣物、多喝開水補充津液、保持樂觀情及收斂神氣,使內心安寧,以防秋燥的症狀加重。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健康醫療網LINE@ ID:@healthnews
繼續閱讀:
1. 秋燥冬寒最傷肺!3茶飲清潤止咳最宜養肺
2. 【秋季好食材】蓮藕入菜好處多 補血助消化 (內附簡易食譜)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健康醫療網的其他文章:
● 健忘、失智怎麼分? 醫師一招辨分明
● 負面情緒不是病 找出「癥結點」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