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過去,卻記不住當下?老化所導致的身心變化-《照護的力量》

記得過去,卻記不住當下?老化所導致的身心變化-《照護的力量》

腦細胞的數量並非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快速減少,可是,老化確實會造成腦部的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達變得不如以往順暢或得比以往花較長的時間,導致計算能力及認知性的作業能力一天不如一天。這個章節將再進一步探討關於「老化」的課題。老化所導致的身心變化當中包括哪些可能性及風險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25

瀏覽數 21,986




作者/山口潔、川野史子

▍  何謂老化

進入老年期後便日漸明顯的身體衰弱及精神變化就稱為老化。老化的原因包括以往的生活習慣、身體的狀況、物理/心理環境等,各種原因相互關聯、複雜難解。也就因為如此,個別差異也很大,顯現的方式或顯現的時期更是因人而異。

這裡,筆者就老化而導致細胞層面將產生如何的變化?外觀及機能面又會有何不同?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想法仍會和以往一樣嗎?等等各位讀者細說分明。



▍  細胞減少及萎縮導致機能衰退

身體裡的肌肉組織等等,其細胞數會隨著老化而減少、萎縮,於是行動將變得遲緩。另外,水分及蛋白質等的量也會跟著減少,因此,肌力一路溜滑梯,爆發力及反射性大大不如以往,平衡感變差,身體愈來愈僵硬。

肌力衰退不只會發生在手或腳上,事實上臟器也會深受其害,於是引發椎間盤萎縮啦、骨頭扁平化、脊椎骨及下半身關節彎曲等症狀,腰直不起來,身高縮水,體重減輕等外觀上的變化便接踵而至。

另外,由於心臟輸出的血液流量跟著變少,血管失去柔靭度,於是循環也隨之惡化。再者,流往腦部的血液減少,就會造成記憶力衰退,關節也無法如以往一樣隨心所欲。肺機能衰退於是造成呼吸量減少,肺部的殘氣容積(RV)增加。

而腎機能衰退讓過濾率大為降低,尿液無法濃縮,於是開始排出色淡的尿。其他還有胃液、唾液、賀爾蒙的分泌量也都會減少。

五感的衰退也愈發明顯。這是因為感覺細胞產生變化或減少,於是對於腦部的傳達機能也跟著衰退所致。味覺及嗅覺也會衰退。聽力部分,尤其是對高周波數的聲音變得遲頓。

除了視力衰退、重聽外,觸覺、溫差感等感覺也不如以往敏感。
跌倒的風險大增,且由於痛覺等也變得遲頓,導致發現疾病來襲時往往為時已晚。

腦細胞的數量並非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快速減少,可是,老
化確實會造成腦部的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達變得不如以往順暢或得比以往花較長的時間,導致計算能力及認知性的作業能力一天不如一天。

另外,過去的記憶雖歷歷在目,但卻老記不住新體驗不久的事物(記憶能力衰退)或常常想不起來早就記起來的東西(回憶能力衰退)。有時,也會發生就是想不起來體驗過的事物當中某一部分,例如忘了菜單裡的某一道菜。

還有,一旦自律神經系統、血液免疫系統、內分泌的機能都隨著老化而衰退,那麼體內平衡功能(Homeostatic,P13)便開始失衡,身體無法維持在一定的狀態,於是陷入難以查覺身體不適的窘境。

老年人之所以體溫調節能力變差、動不動就生病,就是因為體內平衡功能瓦解崩壞所導致。因此,往往避免不了疾病重症化或引發障礙的遺憾。

 
機能衰退
(圖片來源:photo AC) 


▍  身體與環境的變化,也會造成心理變化

老年期常伴隨退休等社會性的變化,開始有不同於以往的社會的聯結方式。因時間上充裕不少,所以也朝著人生的終點,開始調整自已的生活方式,或者勇敢挑戰以前做不到的新事物,所有的一切都顯得悠然自得。

有人把接下來的人生方向,轉向自我實現,選擇生龍活虎地過日子,也有人把之前累積的各種經驗運用在社會或個人上,如擔任義工等工作或參加自治團體舉辦的各種活動。由於老年人的人生經驗相當豐富,通常人際關係都十分圓融,能肯定性地、接受性地看待別人的言行舉止,所以個性變得沉穏的更是大有人在。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因為退休等原因造成人際關係日趨淡薄,無可避免地產生疏遠感,進而失去活下去的氣力,只好躲進自己的象牙塔裡。或無法接受自己已年華老去的事實,整天為此落差苦惱,變得過於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甚至長期疑神疑鬼地,擔心自己罹患重病的例子也是時有所聞。

有時候老年人會對日常生活失去熱情,對將來也不懷抱任何希望,最後陷入欲求不滿的泥沼,變得死腦筋,舉動愈來愈胡鬧,且十分頑固,常常搞得別人束手無策。老年人之所以都給人一種很保守、以自我為中心、容易嫉妬、動不動就發牢騷的印象,其原因不言而喻。

再者,由於被迫和配偶、身旁的人等同年代或比自己年輕的人死別的情況愈來愈多,喪失感益發強烈,就此陷入
憂鬱泥沼而無法自抜的人更是常見。

老年期其人生經驗及知識均相當豐富,在精神上臻於成熟的同時,卻也經常感到死亡就在身邊,造成這時期的人特別容易感到不安。要掌握他(她)們的精神層面變化,最重要的就是得積極與之對話、溝通,瞭解並進而接受他(她)們的生活歷程、職場歷程、人生觀、習慣、生死觀等。
 
老年
(圖片來源:pixta)


▍  男女老化大不同

老化也有性別之分。

就男性而言,只要沒有生病,運動能力雖然會緩慢地衰退,但整體而言其實變化並不劇烈。女性的情況便大不相同,約從75歲開始,步行速度便日趨緩慢,運動能力更是自此一落千丈。個中差別就在於,女性的肌肉量遠少於男性,而更年期時女性賀爾蒙會開始減少等等,全都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男性的血管通常會因為動脈硬化等疾病而有較女性更快病變的趨勢,一旦無法改善抽煙、運動不足、壓力、肥胖、代謝症候群等惡習,而這樣一路到老,罹患致命的心臟病或腦血管病變的風險便大大提高。

相對於女性容易因為覆蓋尿道及骨盤底層的肌肉孱弱而引發漏尿,男性則常因為前列腺肥大而漏尿,殘尿感頻頻的人履見不鮮。

性行為方面也和以往不太一樣。當中雖然仍有個別差異,但一般而言,
停經後,相對於女性多半開始厭惡性交,男性則大多依然性趣昂然。高齡夫婦之間因此在意識上產生落差,後來衍生出問題也不足為奇。





繼續閱讀:

1. 專家告訴你 30、40、50歲應該做哪些事,在台灣也能優雅地老去!

2. 讓我們開心變老,一站式了解所有高齡資訊、資源-「當我們老了」高齡友善網站 

 
高齡化
(圖片來源:pixta)

更多《照護的力量:護理知識.照護導引.疾病對策,高齡照護生活指南75+》的文章:
 
照護的力量
《照護的力量:護理知識.照護導引.疾病對策,高齡照護生活指南75+》作者/山口潔、川野史子
本文經文經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