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黛羚專欄】失智症的家,和你想的不一樣:沙發避免對電視、家具用對比色、放置熟悉物-改造熟齡宅系列三

    29080 人瀏覽
    一般家有失智患者在做住宅改造時,常是從失智者不能做的部份來思考。但借鏡日本的物理治療師照顧失智失能者的經驗,發現他們試圖從失智者「還能做」的角度來取代「不能做」的部份。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失智者的自我照護能力,讓他們盡可能保持現有的自理能力,有助於提升患者安全感並降低焦慮。


    想像一下,一直以來都知道電燈開關在哪裡、也知道廁所在哪裡,你對於自己的記憶深信不疑。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電燈開關、廁所卻好像不再出現在「你以為的位置」了……這種挫敗感,以及挫敗感所伴隨而來的不便,是失智者每天所需要承受的痛苦。



    ▍ 轉換你的思維,從失智者還能做、可以做的方向開始設想
     

    居家設計,要如何讓失智者及照護者的壓力降到最低?

     

    過去我們設想的方向,經常是從「失智者不能做」的部份來思考。

     

    但最近我有機會接觸幾位來自日本的物理治療師,和他們討論失智失能的照護,我發現他們試圖從失智者「還能做」的角度來取代「不能做」的部份。

     

    為了促進失智者的自我照護能力,必須找出他們仍可以自理的部份是到哪個程度,而非只有聚焦在他們已失能的部份。透過上述的整理,才能夠設計出一個可以支持他們盡量獨立自理的環境。

     

    例如刷牙、自行使用碗筷、打開收音機等,這些日常每天都會從事的活動,早已深植在他們的腦海,深入的程度就像「自動導航」。

    如果這些能力結合居家設計,用以促進失智長輩自理的能力,他們就會感到對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及安全感。


    住宅改造
    ▲找出失智患者還能做的事,例如:自己泡茶、翻相本,再小的事都能提升患者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圖片來園:istock)

     

    接下來,我將提供的幾個失智者居家空間設計重點,可以幫忙達成上述功能,也能提供基本空間的安全性:

     

    1. 失智長者的空間設計,「親切感」很重要

     

    如果你是讓失智長輩離開他原本熟悉的空間,轉而和你一起住,這點就顯得十分重要。

     

    他在老家使用的日常用品,小至慣用的湯匙、泡茶的茶具;大至每天坐的那張椅子,走廊上每天經過時會看一眼的家族照片等等。都是營造可以讓患者理解,並對新環境感到親切的重要元素。

     

    我想起一個故事,有位屋主接輕度失智母親過來同住,只把母親的衣物一起帶來,而母親卻不知為什麼,總顯得非常焦慮。

     

    後來我引導她回想,母親每天一定要做的有哪些事情?她才想起,原來母親吃完早餐後習慣練字,午睡前習慣澆花、整理花草。

     

    她趕緊回老家,把母親的整組書法文具及陽台的幾盆盆栽帶過來,並在家中餐桌旁再放置母親專用的寫字桌,讓母親在熟悉的物品環繞下,漸漸找回安全感,九十歲的老母親也在新住處,逐漸展開笑顏。

     

    居家設計
    ▲失智長輩到家裡來住,一併將慣用的物品(如每天泡茶的茶具)也帶過來,屆此產生熟悉、可以跟新空間聯繫的效果。

     

    2. 家中引入自然光,並以散射光線取代直射光線

     

    幫失智者家中的窗簾打開吧!

    白天就要讓自然光照進來!有了陽光,不但有助於視力保養及身心的正面感受,還可以幫忙調整正常的睡眠週期。

     

    晚上的光源,盡量以「散射光」搭配局部的點狀照明。所謂的散射光,就是照明燈具往上打、再藉由天花板或牆面折射到空間。

    如此一來,可以減少燈光直射時所帶來的視覺干擾,也能減少單點光源所形成的陰影而帶來的幻覺及恐懼感。

     

    在臥室及淋浴間,應安裝「感應燈」,只要有感應到活動,照明就會主動亮起,達到提示引導及安全防跌的目的。
     

    失智症
    ▲自然光除了有助於失智症患者的身心保養,也可以讓患者有正常的睡眠習慣,降低夜間外出的機率(圖片來源:istock)
     

    3. 活用對比色,促進辨識物品的能力

     

    失智者對物品、空間的辨識能力相對較低,用對比色來輔助,可以減少辨識錯誤的發生。

     

    活用對比色,幫助失智者區分辨識出家具、設備、牆面、地板等的表面形狀,甚至可以搭配說明卡註解。

     

    例如提供廁所的指標、並讓廁所的門的顏色跟指標的顏色是鮮明容易辨識的。

     

    在浴室裡面,請用較鮮明的色系對比出洗臉槽、馬桶及扶手的所在位置。

     

    只要失智者能夠陸續自行完成這些生活中的基本任務,對自己的信心就會慢慢積累,減少生活中的不安全感。

     


    4. 家具的位置不能馬虎,應避免沙發直接面對電視

     

    大部分的老人家,有許多時間都在看電視。

     

    但失智長輩需要的是腦力的刺激,以及與人事物的互動,最不需要的就是讓他們坐在電視面前好幾個小時(通常他們會打瞌睡,然後晚上又睡不著,也會造成照護者的負擔)。

     

    同時清空不必要的家具,例如家裡只有失智長輩跟看護,卻有一整組3x2x1的沙發,將沙發改為2x1,偶爾有客人來的時候,將餐椅移過來使用即可。

     

    另外,也要檢視沙發是否已經不適合長輩使用了。

    過低的沙發,會造成長輩坐下、站起時的困難重重,甚至還有跌倒的可能。盡量選擇與膝蓋同高、站立時扶手可以抓握的偏硬、符合東方人體型的沙發。

     

    光線照明
    ▲座椅盡量不要與電視面對面,讓視線可以看往其他家人,創造可以閒聊的機會。

     

    推薦閱讀:

    1.高齡化社會需要「通用設計」,七原則讓你活得老、住得好!

    2.你家「通用設計」了嗎?減少照護人力、提升生活自理的友善環境

     


    專欄作家|林黛羚
    林黛羚 

    點此了解林黛羚>>


    退休後想改建老屋?改建重點也請看以下文章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