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老讓人良心不安?如果我們給老人家「無用」的感覺,才是社會的恥辱-《告別的勇氣》

變老讓人良心不安?如果我們給老人家「無用」的感覺,才是社會的恥辱-《告別的勇氣》

許多經歷過二戰與戰後危機和苦難的老年人都十分清楚,人生可以有多麼艱辛。如今他們年事已高,需要他人的幫助,他們卻說:「我還待在這裡做什麼,我再也沒什麼用處了,我不想淪為他人的負擔!」問題是,一個人的生命不能光以用處來衡量!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1/29

瀏覽數 21,909


 

作者/亨尼・舍夫、安奈莉・凱爾

 

然而,我覺得「媒體將高齡化社會形容成末日的報導,讓所有變老的人良心不安」,這就彷彿是在我們這個社會正在進行的死亡辯論背後,所上演的大型真實戲碼。

 

是的,照顧大量的老年人的確所費不貲。

 

但我們並非只會變老,誠如醫學研究所證實,我們同樣也能長保健康。其次,我們的社會畢竟還算富裕,可以負擔得起更大的照護需求。我們應該為我們之中的許多人既長壽、又健康感到高興!

 

在這種背景下,安樂死的支持者獲得了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如果你不想淪為負擔,那麼你還有「協助自殺」這個選項。

 

我們到底是活在什麼樣的一個世界?我們要把關於死亡和臨終的輿論陣地拱手讓給那些玩世不恭的人嗎?

 

遺憾的是,並非只有少數斤斤計較的知識分子會這麼想,社會大眾也都普遍抱持著「不要淪為負擔」的想法。

 

許多經歷過二戰與戰後危機和苦難的老年人都十分清楚,人生可以有多麼艱辛。如今他們年事已高,需要他人的幫助,他們卻說:「我還待在這裡做什麼,我再也沒什麼用處了,我不想淪為他人的負擔!」

 

安樂死

(圖片來源:iStock)

 

問題是,一個人的生命不能光以用處來衡量!不僅如此,如果我們給老人家這種無用的感覺,那才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恥辱。

 

近年來,老年自殺在德國日益頻繁,我們不僅不能再繼續以相應的氛圍去餵養這種情況,更必須設法對抗這種趨勢。

 

我的一位兄弟是精神分析師,我從他那裡學到了如果想要求死的人適時得到了幫助,他們很容易就會再度想要求生。身為一個抑鬱症暨自殺風險專家,他這輩子曾經陪伴過許許多多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患者。

 

抑鬱症是種人們可以克服的疾病,我的兄弟曾經治療過的許多自殺倖存者,後來都能重新再站起來。由於他是位對醫學抱持著批判態度的醫師,這點總是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所存在的,並非只有「自殺」本身,所存在的,還有各式各樣造成對人群絕望的原因,導致自殺者去試圖或實際結束自己的生命。

 

自殺也是對社會的控訴,自殺人數的多寡是對於社會壓力的一種回應。如今在我們這個社會中高齡自殺的案例日益增多,這樣的情況絕非偶然。

 

我們顯然未能提供老年人足夠吸引人的充分誘因,讓他們願意活下去。許多老年人都覺得,自己被排擠到社會的邊緣、自己被視而不見、自己是多餘的。

 

在《安樂死還是臨終陪伴?》(Sterbehilfe oder Sterbebegleitung?)一書中,奧地利社會學家許奈德(Werner Schneider)仔細探討了「安樂死」所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

 

安寧療護

(圖片來源:iStock)

 

在這個脈絡下,許奈德提出了「製造死亡」(Sterben machen)的概念,這觸及到並非屬於「自主的死亡」或「安樂死」的刻意提前結束生命的核心,每個人都能對此有不同的理解,這是一種帶有安寧緩和醫療幫助的、有尊嚴的、無痛的死亡,或是一種自己所選擇的、帶有或沒有輔助的自殺。

 

許奈德指出,我們的現代社會是以「從搖籃到墳墓一路無痛的人生的承諾與幻象」聞名。在這個脈絡下,安樂死承諾了某種「有尊嚴的死亡」。

 

然而,許奈德警告我們,如果考慮到在一個像我們如今這樣的個人化的社會裡,「自主」具有什麼樣的價值,所有那些「我們不得不在生存上依靠他人」的人生處境,例如生病、殘障、年老和臨終等等,都將因而失去其價值。

 

我們必須設法對抗這種價值貶抑。

 




繼續閱讀:

1. 別把「尊嚴的老後」當口號,請你試著這麼做!讓長者優雅、愉快地度過餘生

2. 「身心障礙者不值得活著」的價值觀-《死亡自決權》


 

更多《告別的勇氣》的文章:

● 總給老人絕望感的社會...你是否在乎,老人也有平靜與幸福的權利 
 

● 我們不該讓臨終者孤獨地死去,但大多數人想在家往生,卻在醫院死去

 德國推動「臨終關懷」,讓死亡更具人性化


《告別的勇氣》作者/亨尼・舍夫、安奈莉・凱爾
本文經商周出版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