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舒服時,最好「不要吃東西」-《不生病的關鍵祕密:酵素》
33538 人瀏覽 -
-
2018/03/12
作者 新自然主義 -
-
作者/鶴見隆史
身體不舒服,沒有食慾的時候,不需要因為「想補充營養就要吃點東西」而勉強自己。
生病時,之所以會食慾不振,是為了要讓身體能快速代謝,增強免疫力,讓身體恢復健康,所以才會抑制消化酵素,讓酵素能夠轉換成代謝酵素。千萬不要有所誤解,而被「身體疲倦就要補充營養」=「要吃足夠的食物」的錯誤常識給騙了。
體力降低,感到不適時,更不要攝取任何食物。
但需要補充水分,因此請多喝點水。當食慾慢慢恢復時,可攝取一些容易消化,含豐富礦物質、維生素、植物生化素等新鮮蔬菜及水果。做成蔬果汁的話,會更容易消化,也不會對身體產生負擔,所以可嘗試看看。不光是早上,中午及晚上也是,要是能夠注意到這一點,相信很快就能恢復體力。當「暴飲暴食而覺得胃有點不舒服」時,可將白蘿蔔及蘋果磨成泥來食用。
(圖片來源:photoAC)
吃過量不但會消耗消化酵素,無法消化掉的殘留物會成為腸道內壞菌的食物,成為腸道內環境惡化的原因。只要吃了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腸胃運作的白蘿蔔泥,以及能淨化腸道,分解疲勞物質的蘋果泥,胃食道逆流等不適症狀就會獲得改善。
繼續閱讀:1. 歐陽英:腸道、肺部、淋巴與口腔的食療法-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2. 回歸自然食物營養
更多《不生病的關鍵祕密:酵素》的文章:
《不生病的關鍵祕密:酵素》作者/鶴見隆史
本文經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生病時,之所以會食慾不振,是為了要讓身體能快速代謝,增強免疫力,讓身體恢復健康,所以才會抑制消化酵素,讓酵素能夠轉換成代謝酵素。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出版媒體 新自然主義
- 「新自然主義」從人的身心靈健康出發,
追求對自然的尊重與學習, 進而回歸到對本土既有智慧的認識與傳承, 並尋求大自然與人的新平衡點。
官網:http://www.thirdnature.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hirdnature.fans/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