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深陷痛苦中的患者,要如何減緩他們的痛苦呢?《解憂說話術》

    13990 人瀏覽
    面對痛苦,首先必須先從了解痛苦開始。因為假使不了解,即便想減輕痛苦,有時反而使痛苦加深。所謂痛苦, 是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作者/小澤竹俊
     

    為深陷痛苦中的人減緩痛苦,就是在幫助他們。幫助痛苦的人,不是讓他覺得自己很好就沒事了。

     

    例如單以問候對方的行為來說,也包含各種不同的意義。面對痛苦的人,有一套邏輯的思考方式,在這裡先介紹如下。

     

    面對痛苦,首先必須先從了解痛苦開始。因為假使不了解,即便想減輕痛苦,有時反而使痛苦加深。

     

    所謂痛苦,是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要想減輕痛苦,只要將這之間的落差縮小就好了。

     

    舉例來說,你喜歡上某個人,希望對方也喜歡你,但實際上你並不清楚對方的想法。這時候的「痛苦」可以解釋為:「希望喜歡的對象也喜歡你」的期望,與「事實上你並不清楚對方想法」的現實,兩者之間的落差。

     

    假使對方喜歡上其他人,這個落差便會擴大,痛苦也就跟著加深。

     

    但若如你所願、對方喜歡上你,這時候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便會消失,痛苦因而獲得排解,自然會感到十分幸福。

     

    期望

    (圖片來源:pixabay)

     

    蛀牙牙痛可以說也是如此。蛀牙疼痛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可以說是「希望蛀牙不痛就好了」的期望,與實際上「蛀牙痛到幾乎無法吃東西」的現實,兩者之間的落差。

     

    即便知道自己有蛀牙,但只要不會痛,應該很少人會主動去找牙醫治療吧。這是因為沒有感受到疼痛, 就算有蛀牙,也不會覺得痛苦。

     

    不過,假設蛀牙痛到無法忍受而找牙醫治療後,疼痛解除了。這時候,解除蛀牙疼痛的醫療行為不只排解了牙痛,也實現「希望蛀牙不再疼痛」的期望,改變了牙痛的現實。

     

    換言之,治療牙痛的醫療行為「協助」縮小了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像這樣「協助」實現期望、改變痛苦現實的行為, 就具有減緩「痛苦」的作用。

     

    然而,面對無法再接受積極治療、體力漸漸衰退的罹病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我們又該怎麼思考呢?

     

    這種時候已經沒有辦法改變痛苦的現實了,無論如何細心照料,病情仍然會持續惡化。若只是隨口敷衍說些鼓勵、加油的話,只會擴大現實與期望的落差,反而加深對方的痛苦。

     

    安寧療護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安寧療護的現場,我們絕不會敷衍地隨意鼓勵患者。但也不會一味地說些使人喪失期望的話。首先我們會做的,是仔細聆聽對方的痛苦。接著再積極嘗試減緩他的痛苦,即便疾病本身已無法治癒。

    醫學發達是十分了不起的一件事,提到癌症,一般人都認為一定伴隨著痛苦。但事實上,只要適當運用現在的安寧緩和療護技術,幾乎不再會有患者因為生理上的疼痛而痛苦到無法忍受。

     

    我見過許多患者都是在平靜如眠的狀態下離開人世。當然這必須具備一個條件, 也就是接受安寧緩和療護專業醫生的診斷評估。

     

    這看似容易,實際上十分困難。因為以現今醫界來說,多數醫療人員都只在乎「治療」,而對「平靜走完臨終之路的安寧緩和療護」漠不關心。

     

    平靜

    (圖片來源:pixabay)

     

    不過,即使現在的時代氛圍如此,我仍然期待看過這本書的年輕人可以擁有安寧療護的觀念, 將來成為醫生後不單只會「治療」,同時也擁有「協助患者平靜走完臨終之路的療護」技術。如此一來,將來在日本各地,人人都可以安心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雖然接受安寧緩和療護必須具備幾項條件,但以現在的安寧緩和療護技術來說, 減緩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已不再是難事。


    不過,關於「為什麼我會罹患這種病?」、「我想永遠健康、不要生病」等心理上的痛苦,並無法靠止痛處方獲得減緩。面對深陷這般痛苦中的人,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繼續閱讀:

     

    1. 【解救溝通不良症】聰明溝通可以幫上忙

     

    2. 想要人際和諧,把握兩個重點態度:「不要期待」和「清楚表達」

     


    更多關於《解憂說話術》的文章:

     

     

     ã€Œè§£æ†‚說話術:日本最知名安寧療護醫師,教你如何撫慰他人與自己,即使痛苦也能得到幸福與力量」的圖片搜尋結果

    《解憂說話術:日本最知名安寧療護醫師,教你如何撫慰他人與自己,即使痛苦也能得到幸福與力量》作者/小澤竹俊

    本文經遠流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 出版媒體 遠流出版社
      • 1975年,發行人王榮文創辦「遠流出版社」,期許「承先啟後、源遠流長」之外,也有「萬里尋仙不辭遠、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意。遠流始終渴求新鮮智慧,尋訪高人、聰明腦袋,鼓舞國人面對激蕩滾滾流水,敢做中流砥柱。「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是遠流出版堅持不變的理念。

         

        進入21世紀,新時代的新觀念驅動了社會、生活型態與消費者行為的巨大改變,遠流已由傳統出版,轉型創新為紙本、數位(台灣雲端書庫)、空間(華山1914文創園區)三合一的全新知識傳播集團。未來,遠流將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呈現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盼望在美麗新世紀裡,為全球的華文讀者,持續營造最豐厚美好的生活視野。


         
      • 沒有人想被遺忘,重視老年人的「社會性死亡

        晚年有三大轉折期,但「社交死亡」你有聽過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